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1mol CH4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 1mol CH3C1
C. 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都是烃
D. 有机物有的不溶于水,有的可溶于水
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烷的结构式: CH3CH3 B. 一氯甲烷的分子式: CH3C1
C. 氯化钠的分子式: NaC1 D. 氯化氢的电子式: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着色剂 B. 增稠剂 C. 抗氧化剂 D. 调味剂
用二氧化氯(ClO2)可制备用途广泛的亚氯酸钠(NaClO2),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少量的亚氯酸钠。
装置C中发生反应:2NaClO3+SO2===2ClO2+Na2SO4(Ⅰ)
装置D中发生反应: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Ⅱ)
(1)仪器组装完毕,关闭两个弹簧夹,打开A中活塞,向A中注入水可检验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打开A的活塞,两个弹簧夹的开关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进行的是用硫酸与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该处使用的是70%~80%的硫酸,而不是98%的浓硫酸或极稀的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装置D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
a.稀盐酸 b.品红溶液 c.石蕊溶液 d.酚酞溶液
(5)一次实验制备中,通过检验发现制备的NaClO2中含有NaOH、Na2SO3,出现这些杂质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物中含有Na2SO3杂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选择的试剂有:Ba(OH)2溶液、H2O2溶液、AgNO3溶液、品红溶液、H2SO4溶液)
还原铁粉是化工生产及实验室中常用的还原剂。工业上以绿矾为原料制备还原铁粉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转化的目的是制得FeCO3,加液时应将(NH4)2CO3溶液加入到FeSO4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转化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生成的FeCO3沉淀需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将FeCO3浊液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出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焙烧过程中需加入CaCO3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加CaCO3和不加CaCO3对还原铁粉产率的影响,据图分析CaCO3的另一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 Al | Al2O3 | Fe | Fe2O3 |
熔点/℃ | 660 | 2054 | 1535 | 1462 |
沸点/℃ | 2467 | 2980 | 2750 | -- |
Ⅰ.(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___ 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
(5)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_____ _结合OH—的能力比___ ___强(填离子符号)。
(6)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 __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 __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