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B. 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C8H10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 

D. 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和甘油

 

C 【解析】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乙烯、苯为平面结构,乙酸中含甲基,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乙酸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 C8H10的芳香烃满足CnH2n-6的通式,取代基可为1个乙基或两个甲基,同分异构体有,故C正确;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硝( Na2SO4·10H2O) 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计者是真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色赤”物质是Fe(OH)3    B. 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C. 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区分绿矾和朴硝    D. 绿矾分解过程中硫元素部分被还原

 

查看答案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下列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在厂区大量植树绿化,净化污染的空气    B.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 将煤液化后使用以提高煤的利用率    D. 将化石燃料充分燃烧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

H 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合成流程如下:

问答下列问题:

(1)H所含官能团有氨基、羟基和_______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设计反应①和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R的同分异构体M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M 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1molM 最多能和4molNaOH 发生反应

③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且峰的面积之为3:3:2:2

M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6)已知:,结合上述相关信息,以为原料设计合成路线合成_________(其他试剂自选)。

 

查看答案

短周期p区元素共有13种,除铝外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短周期p区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卤素与硼、氮、磷可形成BF3,NCl3和PBr3。下列有关以上三种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化学键类型相同                B.空间构型相同

C.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    D.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3)CS2是一种溶剂,它能溶解硫磺。写出一种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______________。CO能与Ni形成正四面体型的配合物Ni(CO)4,3.42gNi(CO)4中含有_____molσ键。

(4)CCl4与水互不相溶,SiCl4与CCl4分子结构相似,但遇水极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铝的几种卤化物的熔点如下:

 卤化铝

AlF3

AlCl3

AlBr3

AlI3

熔点/℃

1040

190

97.5

191

 

AlBr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AlI3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

(6)氮化铝晶体为原子品体,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晶体密度为ɑg /cm3,晶胞如图所示。

①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

②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氮化铝晶胞中,铝原子和氮原子之间最短的核间距为________nm。

 

查看答案

氢在生活、生产、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Ⅰ.工业上利用吸热反应C(s) +2H2O(g)CO2(g)+2H2(g)来制备氢气。一定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容积/L

温度/L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C(s)

H2O(g)

H2(g)

2

T1

3

4

3.2

1

T2

1.5

2

1.2

 

(l)T1_______T2 (填“>”、“ =”或“<”)。

(2)T1时达到平衡后再加入lmolH2O(g),达到新平衡后H2(g)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T2时,若起始时乙容器中加入1.5molC(s)、1.2molH2O(g)、0.5molCO2(g)、1.4molH2(g),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大 于”、“ 等 于” 或“小于”)。

Ⅱ.CO(g)和H2(g)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H

(3)该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反应的△H>0

B.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19kJ

C.使用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加快,△H 不变

D.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O 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

(4)反应分別在230℃、250℃、270℃进行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230℃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②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nolCO、3molH2,在上述某温度下进行反应,平衡后测得=,则反应温度为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