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_______。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已知不同杂质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

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______ (填离子符号),此时,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mol·L1。加入NaOHpH=12.5,溶液内剩余的阳离子中_______完全沉淀,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部分沉淀。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KspFe(OH)3 =2.6×1039

 

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ac Fe3+ 2.6×10-21 Mg2+ Ca2+ 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 【解析】 制备BaCl2•2H2O的流程: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加盐酸溶解,碳酸钡和盐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加入氨水,调pH为8,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只有Fe3+完全沉淀,滤渣1为Fe(OH)3,溶液中主要含Ca2+、Mg2+、Ba2+,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2.5,Ca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Mg2+完全沉淀,Ca2+部分沉淀,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溶液中主要含Ca2+、Ba2+,加入H2C2O4,得到CaC2O4↓,除去Ca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BaCl2•2H2O; (1)研磨将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溶液中质量分数=×100%,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且需使用烧杯作为容器稀释,玻璃棒搅拌; (2)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分析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Fe3+,加入NaOH调pH=12.5,可完全除去Mg2+,除去部分Ca2+;加入过量H2C2O4,易发生Ba2++H2C2O4═BaC2O4↓+2H+,产品的产量减少。 (1)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溶液中质量分数=×100%,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需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需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稀释为稀盐酸,需用烧杯作为容器稀释选择a,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选择c,故答案为ac; (2)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可知: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加入氨水,调pH为8,Fe3++3NH3•H2O=Fe(OH)3↓+3NH4+,Fe3+完全沉淀,滤渣1为Fe(OH)3,由Ksp[Fe(OH)3] =c(Fe3+)×c3(OH-)=2.6×10-39,pH为8,c(OH-)=1×10-6mol/L,则c(Fe3+)=mol/L=2.6×10-21 mol/L;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12.5,Ca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Mg2+完全沉淀,Ca2+部分沉淀,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溶液中主要含Ca2+、Ba2+,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易形成CaC2O4沉淀,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防止CaC2O4沉淀完全后,过量的H2C2O4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滴定时,用0.2000mol•L-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液,不可选用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时,用0.200 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4)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后果?(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

②若锥形瓶未干燥就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25 ℃时,CH3COOH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125 ℃时,取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测得其pH3。将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pH数值范围为___________,溶液中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不能确定)。

225 ℃时,0.1 mol·L-1氨水(NH3·H2O溶液)的pH______

3)某温度下,向V1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中pOHpH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pOH- lgc(OH-)。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0.1 mol/LH2C2O4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HC2O4-H+C2O42-K1×10-4.3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Na2C2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3

C.常温下HFK1×10-3.45,将少量H2C2O4溶液加入到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C2O4+F-=HFHC2O4-

D.0.1 mol/LNaHC2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2O4-)c(H+)c(C2O42-)c(OH-)

 

查看答案

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

B.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

C.在平衡时体系内N2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

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查看答案

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0.5mol。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0.2mol。又知在此反应时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 0.1mol·L-1·min-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m值为3 B.B的转化率为20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