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漂白性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的水溶液中存...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漂白性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的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与硫酸制取,装置如图气密性良好

(1)盛装的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使用的硫酸比用的硫酸反应效果好,其原因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第一次实验:

C装置中混合溶液

品红的水溶液

品红的乙醇溶液

实验现象

红色褪去

无变化

 

从上述实验可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为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实验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原因之一,进行第二次实验:取与第一次实验等体积等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装置C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品红水溶液无明显变化,然后通入气体,C装置中品红水溶液褪色。以上实验______不能证明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之一,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

(4)请你设计探究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原因之一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分液漏斗 易溶于水,的硫酸中含水量高,不利于逸出 干燥气体 、 不能 ; 取适量等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固体,振荡后溶液褪色 【解析】 装置A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备SO2,装备B用于SO2的干燥,装置C用于进行SO2漂白性实验。 盛装的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的硫酸中含水量高,不利于逸出;结合实验可知B中盛放浓硫酸,目的是干燥二氧化硫,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易溶于水,的硫酸中含水量高,不利于逸出;干燥 气体; 品红的水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由信息知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产生、、、等微粒,故答案为:、、、写出两种即可; 装置中品红水溶液褪色,可能是通入的二氧化硫过量,生成了,故答案为:不能; ; 设计探究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原因,可采用直接向品红中加固体的方法,故答案为:取适量等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固体,振荡后溶液褪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症的政府目标,卫生部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I可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③⑥ B.①③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

某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取少量溶液,滴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足量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充分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生成。

(3)再取少量中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该混合物一定是NaCl

B.该混合物一定是NaCl

C.该混合物可能是

D.该混合物可能是3

 

查看答案

已知摩尔盐时分解生成等。某小组称取mg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尾气处理装置省略,验证它的分解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强酸性,可以用硝酸替代盐酸

B.装置按连接可以检验

C.若实验中CF都产生白色沉淀,则发生的反应不同,沉淀成分相同

D.实验完毕后,称量A中硬质玻璃管总质量,可以确定xy的值

 

查看答案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 和溶液Z

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滴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X中一定不存在FeO

B. 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MnO2CuO,FeFeO中至少含有一种

C. Z溶液中一定含有K2CO3

D. 中所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若沉淀不完全溶解,则粉末X中含有KCl

 

查看答案

固体化合物X3种元素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现象1可以确定化合物X中含有氧元素

B.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为CuNaOH

C.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Na2Cu2O3

D.根据X的组成和相关元素的化合价预测其具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