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来制作印刷电路板,并回收Cu和综合利...

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来制作印刷电路板,并回收Cu和综合利用FeCl3溶液。实验室模拟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除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滤纸外还需要的仪器为___

2)滤渣1成分的化学式为___;试剂Y___

3)可替代气体Z的试剂为___(填序号)

A.硝酸    B.酸性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4)写出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

5)用实验证明滤液1中只含有Fe2+___

 

玻璃棒、漏斗 Fe、Cu 盐酸(或HCl) C 2Fe3+ +Cu=2Fe2+ + Cu2+ 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证明原溶液只含有Fe2+ 【解析】 (1)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为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 (2)滤渣1中含有金属铜与过量的Fe,加入盐酸,过滤,回收铜,据此分析; (3)滤液2中含有氯化亚铁,与滤液1合并,制备氯化铁,据此进行解答; (4)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是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 (5)验证Fe2+方法: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据此解答。 (1)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为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 (2)由工艺流程可知,FeCl3溶液与镀铜电路板反应生成的废液中有氯化铜、氯化亚铁;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单质可得到滤液1(氯化亚铁)和滤渣1(金属铜与过量的Fe),往滤渣1中加入盐酸,过滤,回收得到金属铜和滤液2(氯化亚铁), 故答案为:Fe、Cu;盐酸(或HCl); (3)滤液2中含有氯化亚铁,与滤液1合并,制备氯化铁,因此气体Z是具有氧化性的氯气, 可替代气体Z的试剂应为过氧化氢,因为氯化亚铁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引入新杂质, 而使用硝酸和酸性高锰酸钾会引入新杂质, 故答案为:C; (4)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是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Cu=2Fe2+ + Cu2+, 故答案为:2Fe3+ +Cu=2Fe2+ + Cu2+; (5)证明滤液1中只含有Fe2+:可以用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的原理来验证,具体实验步骤为: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只含有Fe2+,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证明原溶液只含有Fe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Ag(NH3)2+在溶液中无色],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2Fe3++2I-=2Fe2++I2

B.向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滴加稀硫酸:OH-+H+=H2O

C.过氧化氢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H2O2+2MnO4-+6H+=4H2O+2Mn2++3O2

D.NaHCO3溶液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中: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查看答案

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SO2的漂白原理与Ca(ClO)2水溶液、H2O2和氯水三种物质的不同

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浓硫酸做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SO2能使氯水褪色,SO2表现出漂白性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CO32-

C.将灼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D.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浓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发生铝热反应 B.形成红色喷泉

C.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盐酸 D.制取氨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