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
(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
(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
A、B两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分别是m和n。
(1)如果 A和B同在第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当B在A的下周期时, B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第ⅦA族,当B在A的上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它形成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写出Z单质与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7;X的离子与NH4+具有相同的质子、电子数目;W与Y的氧化物均能导致酸雨的形成;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强。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
(2)X3W遇水可释放出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A,化学方程式是__。
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B.熔点是1070℃,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易溶于水
C.熔点3550℃,不溶于水,不导电
D.熔点是97.80℃,质软,固态可导电,密度是0.97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则它们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不可能出现同分异构体
C.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 两种有机物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它们一定为同分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