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 氨水中所含数为
B.1mol 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C.标准状况下, 约含有个分子
D.1 mol 中含碳碳双键数为3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MgCl2 溶液中少量FeCl3 |
C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 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
D |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含有乙烯 |
A.A B.B C.C D.D
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所示溶液中:
B.点b所示溶液中:
C.点c所示溶液中:
D.点d所示溶液中:
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B.X、Y、R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Y>R>X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
“化学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一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有氯化亚铁,可取待测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证明一定有氯化亚铁
B.将通入足量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假设通入的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逸出的气体和通入的的体积比为2:3
C.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取水解液于试管中并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D.向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人该溶液中,一段时后发现黑色褪去,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 ______。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 ______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______ ;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 ______ (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
(6)常温下,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逸出的SO2气体,吸收后的吸收液恰好呈中性,下列关于吸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