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Mg(OH)2 沉淀...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Mg(OH)2 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

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

B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D

验证氧化性:Fe3+>I2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3滴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NaOH过量,再加入FeCl3时,FeCl3直接与NaOH反应,不能证明沉淀的转化,故A错误;B、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气泡,证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而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要通过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进行判断,若要比较Cl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则应比较HClO4与H2CO3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C、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溶液的体积不是100mL,所配溶液的浓度不是1mol/L,故C错误;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变成紫色,则证明产生了I2,说明Fe3+将I‑氧化为I2,氧化性Fe3+>I2,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验证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B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证明常温下
Ksp(BaCO3)>Ksp(BaSO4
 

C
 

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
 

证明相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HCl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
 

D
 

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直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气体产物CO2的存在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c两点沉淀物成分相同,de两点沉淀物成分相同

B.在反应过程中,各状态点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

C.段与段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d点,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沉淀量将减少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加热蒸干FeCl3溶液,可得FeCl3固体

B.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pH值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可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易于除去的CaCO3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浑浊的苯酚试液中加入饱和溶液变澄清,则酸性:苯酚碳酸

C.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

D.用饱和溶液处理沉淀,可将转化为,说明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AgCl悬法液中滴入NaI溶液,悬浊液变黄

证明相同温度下:Ksp(AgC1)>Ksp(AgI)

B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CH3COOH 的酸性强弱

C

常温下,测得饱和溶液的pH:NaA>NaB

证明常温下的水解程度:A-<B-

D

等体积pH均为2HA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Zn反应,HA放出的H2

证明HA是强酸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