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 H2(g)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 2H2O(l) ΔH=-484 kJ·mol1

C.H2(g)O2(g)= 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g)= 2H2O(g) ΔH484 kJ·mol1

 

A 【解析】 A项、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其逆过程就要吸收这些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H2O(g)= H2(g)+O2(g) ΔH=242 kJ·mol-1,故A正确; B项、2mol氢气燃烧生成的水应该为气态,而不是液态,故B错误; C项、反应为放热反应,此时焓变符号为负,则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 H2O(g) ΔH=—242 kJ·mol-1,故C错误; D项、反应为放热反应,此时焓变符号为负,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H2O(g) ΔH=—484 kJ·mol-1,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36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体积。且有:

C(s)+O2(g)===CO(g) ΔH=-110.5 kJ·mol-1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5 kJ    B. 1 149 kJ    C. 283 kJ    D. 517.5 kJ

 

查看答案

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

 

查看答案

甲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1)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虽然收集到的气体为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说明反应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同学的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问题

①从U形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充满U形管右端

______

②用附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形管右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③待反应停止后打开胶塞,观察实验现象

打开胶塞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丙同学的实验存在__________缺陷?你认为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确保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c中加入2 mL的浓硝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由a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

Cu、浓HNO3

Cu、稀HNO3

CuO2、稀HNO3

 

(3)如表所示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