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4,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______________和吸收______________。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2)如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3)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全?______
(4)加入NaClO3饱和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请利用该反应,结合图像,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取样,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充分反应,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过滤、洗涤,获得Mg(ClO3)2·6H2O晶体。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______________
C.使用新制氯水置换出碘单质,反应方程式:Cl2+2KI=2KCl+I2
D. 萃取
E.得到固体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A中需要的仪器_______。
(2)步骤B的实验操作名称_________。
(3)步骤D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作萃取剂后,如何操作可使两种溶液充分接触,_______;碘进入______层液体,颜色为________。
(4)步骤E中得到固体碘,还需要的仪器为______。
A. B. C.D.
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_____ →e(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氯化氢(HCl),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上呼吸道有强刺激,对眼、皮肤、黏膜有腐蚀。其水溶液俗称盐酸,学名氢氯酸。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实验室制取一般是用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起反应,不加热或稍微加热,分别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制取氯化氢 ,化学方程式为:NaCl(s)+H2SO4=NaHSO4+HCl↑
(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请说明具体操作) _________。
(2)多余的氯化氢如何处理?画出装置图。_________。
某KNO3溶液中含杂质KCl、K2SO4和Ca(NO3)2,现欲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A.Ba(NO3)2、K2CO3、AgNO3、HNO3 B.K2CO3、Ba(NO3)2、AgNO3、HNO3
C.Ba(NO3)2、K2CO3、HNO3、AgNO3 D.AgNO3、Ba(NO3)2、K2CO3、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