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稀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电极是接电源的______极;B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mol/L,为了使溶液恢复到原浓度,应向反应后的液体中加入________;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3)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原溶液中可能所含的酸根离子,要求:提出两种可能的假设,分别写出论证这两种假设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课用KCl和NaNO3来制备KNO3的实验要用到减压过滤,下图是减压过滤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图有几处错误,请指出B仪器处关键性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用溶解过滤法,B不溶A溶于水 B. 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 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 D.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
(2)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______________
(3)纸层析法的原理是_______
A. 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甲乙两同学进行课外实验,各取250mL无色透明饮料瓶一只,依次加入4g氢氧化钠、4g葡萄糖、半瓶水、3滴0.2%的亚甲蓝溶液(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旋上瓶塞振荡,溶液呈蓝色。静置后溶液变为无色。甲再次振荡,又呈蓝色,静置后又变为无色,多次反复可重现上述现象。而乙于蓝色消失后,向瓶内加满水旋上瓶塞,振荡却不再出现蓝色,乙认为是物质浓度不同引起的。甲设计并完成了—个实验,否定了乙的说法。你认为甲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荡后出现的蓝色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填写化学式,下同);蓝色消失又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过氧化氢(H2O2)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以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下列一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试管内都为10 mL3%H2O2 ,原溶液温度都为37℃,从左到右试管依次编号为(1)~(5)。
(1)在图(1)~(5)号试管中,最先产生气泡的是_____号试管;产生气泡最快的是______号试管;请写出该试管内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2)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放到(1)~(5)号试管管口,能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
(3)如果在(2)号试中收集到的有关气体为500 mL(S.T.P),那么需要3%H2O2溶液______________克。
(4)比较(1)~(5)号试管所看到的不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在盛有氯化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溶液的颜色的变化是
A.蓝色加深 B.红色加深 C.由粉红色变为蓝色 D.由蓝色变为粉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