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固体甲(含两种元素)和固体乙(无机矿物盐,含五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向溶液1中连续滴加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向溶液2中连续通入气体2,也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__,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加热条件下,气体1与固体2反应,产物中有一种气体和一种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2与足量溶液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W在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化合物B,lmolB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由实验a、b推知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的某几种:Cl-、I-、SO42-、CO32-、Na+、NH4+、Fe3+、Fe2+和Ba2+,且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和可能都存在,且
B.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一定存在,且
C.、、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
D.若要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其操作为: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Na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OH[pOH=—lgc(O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N表示pOH与两者的变化关系
B. NaHX溶液中c(X2-)>c(H2X)
C.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2c(X2-)
D. 常温下,Na2X的第一步水解常数Kh1=1.0×10-4
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做了如下的实验:以铜为电极,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30 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溶液仍为无色。
查阅资料:
物质 | 氯化铜 | 氧化亚铜 | 氢氧化亚铜 | 氯化亚铜 |
颜色 | 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 红色 | 橙黄色 | 白色 |
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最终溶液呈碱性
B.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2e¯═ H2↑+ 2OH¯
C.从实验看出氢氧化亚铜具有不稳定性
D.试管底部红色的固体具有还原性
某小组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②、③中溶液均足量,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Ⅰ | 向盛有Na2S溶液的①中持续通入CO2至过量 | ②中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的pH降低; ③中产生白色浑浊,该浑浊遇酸冒气泡 |
Ⅱ | 向盛有NaHCO3溶液的①中持续通入H2S气体至过量 | 现象同实验Ⅰ |
资料:CaS遇水完全水解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③中白色浑浊是CaCO3
B.②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H2S+Cu2+ == CuS↓+2H+
C.实验Ⅰ①中发生的反应是:CO2+H2O+ S2−== CO32−+ H2S
D.由实验Ⅰ和Ⅱ不能比较H2CO3和H2S酸性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