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氮的氧化物是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Ⅰ.催化还原法:如在汽车排...

氮的氧化物是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催化还原法: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

(1)已知N2(g)+O2(g)2NO(g)    H=+180kJ/mol

化学键

O=O

C=O

C≡O

键能(kJ/mol)

497

803

1072

 

则反应:2NO(g)+2CO(g) N2(g)+2CO2(g)    H=_____kJ/mol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1molCO10分钟时反应2NO(g)+2CO(g)N2(g)+2CO2(g)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计算式为_____;前 10 分钟内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15 分钟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1.6molNO0.4molCO2,则此时反应的ν______ν(“=””)

③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15min 时压缩容器的体积至 0.5L20 分钟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NO 的浓度对应的点应是图中的_____(填字母)

④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以 Ag-ZSM-5 为催化剂,NO 转化为 N2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不使用 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电化学原理,将 NO2O2和熔融 KNO3制成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一种氧化物,可循环使用,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相同条件下,消耗的 O2 NO2的体积比为_____

 

-751 0.02mol/(L•min) = B NO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 NO2-e-+NO3-═N2O5 1:4 【解析】 (1)反应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①N2(g)+O2(g)⇌2NO(g);②2NO(g)+2CO(g)⇌2CO2(g)+N2(g);①+②得:③2CO(g)+O2(g)⇌2CO2(g),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该反应的焓变;依据盖斯定律②=③-①计算2NO(g)+2CO(g)⇌2CO2(g)+N2(g)△H; (2)①依据方程式2NO(g)+2CO(g)⇌2CO2(g)+N2(g),结合图象,列三段,表示出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解答;v(N2)=计算10min内N2平均反应速率;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15min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NO1.6mol、CO20.4mol,计算此时,反应的浓度商与K比较判断反应进行方向; ③若保持其条件不变,15min时压缩容器至0.5L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 ④依据2NO(g)+2CO(g)⇌2CO2(g)+N2(g)△H<0,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3)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通入NO2,正极上通入O2,根据电解质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O2-e-+NO3-═N2O5,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N2O5+4e-═4NO3-,据此分析解答。 (1)反应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③2CO(g)+O2(g)⇌2CO2(g),△H3=497+2×1072-803×4=-571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③2CO(g)+O2(g)⇌2CO2(g)△H3=-571kJ/mol;①N2(g)+O2(g)⇌2NO(g)△H=+180kJ/mol;则③-①得:②2NO(g)+2CO(g)⇌2CO2(g)+N2(g),则其焓变值△H2=△H3-△H1=-571-180=-751kJ/mol; (2)①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10min时反应:2NO(g)+2CO(g)⇌2CO2(g)+N2(g)达到平衡状态,由图象1可知,平衡时CO物质的量度为0.6mol/L,则: 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10min内N2平均反应速率v(N2)== =0.02mol/(L•mil);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15min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NO1.6mol、CO20.4mol,则:此时:C(NO)=3.2mol/L;C(CO)=0.6mol/L;C(CO2)=0.8mol/L;C(N2)=0.2mol/L;反应的浓度商为:==,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则V正=V逆; ③若保持其条件不变,15min时压缩容器至0.5L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加压平衡逆向移动,一氧化氮浓度增加,依据可逆反应特点,利用极值可知当CO全部反应,则平衡后一氧化氮浓度为3mol/L,所以一氧化氮浓度应介于2mol/L和3mol/L之间,故答案为B; ④依据2NO(g)+2CO(g)⇌2CO2(g)+N2(g)△H<0,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 (3)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通入NO2,石墨Ⅰ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O2-e-+NO3-═N2O5,正极上通入O2,石墨Ⅱ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N2O5+4e-═4NO3-,所以NO3-向负极移动,即NO3-向石墨Ⅰ;依据O2+2N2O5+4e-═4NO3-,可知1mol氧气得到4mol电子,依据NO2-e-+NO3-═N2O5,1mol二氧化氮失去1mol电子,要使得失电子守恒:则消耗的O2和 NO2的体积比为1: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氧化物易引起环境行染,需要悉心研究。

(1)二氧化硫可用于催化氧化制硫酸。硫酸工业中,作为催化剂的 V2O5对反应 I 的催化循环过程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如图所示:

写出 V2O5·SO3参加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 2molSO2 1molO2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平衡时 SO3的体积分数(% )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

 

1.0

2.0

3.0

350

54.0

a

b

415

c

40.0

d

550

e

f

36.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b >e

B.415℃、2.0MPaO2的转化率为60%

C.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加入 V2O5作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 SO3 的体积分数

D.平衡常数 K(550)>K(350)

(3)较纯的 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图中离子交换膜是___________离子交换膜(”)

(4)研究发现含碱式硫酸铝的溶液与SO2 结合的方式有2种:其一是与溶液中的水结合。其二是与碱式硫酸铝中的活性Al2O3结合,通过酸度计测定吸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请解释曲线如图变化的原因____

(5)取五等份SO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SO3(g)(SO3)3(g) 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6) Na2SO3 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 SO2 时,产物为 NaHSO3,已知亚硫酸的两级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K a1K a2。则常温下 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充要条件为_____(用含为 Ka1Ka2 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 其中乙装置中 X 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写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氢氧化钠主要在_________(铁极石墨极”)区。

(4)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_____(增大”“减小不变”)               

(5)若在标准状况下,有 2.24 L 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的分子数目为_____;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 mol·L1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OH)

B. b点所示的溶液中c(H)>c(Cl)>c(HClO)>c(ClO)

C. c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ClO)+c(ClO)

D. d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lO)>c(Cl)>c(HClO)

 

查看答案

氨分子中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生成物叫肼(),肼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产物叫肼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2H8N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肼的衍生物共有(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

AgNO3 BaNO32 Na2SO4 NaCl 四种电解质按物质的量之比1112加入足量蒸馏水中,然后用铂电极电解该混合物至不再有溶质离子参与反应时,则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712 B.35.5108 C.10835.5 D.7110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