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可在石英坩埚中进行
B.母液中的溶质是K2CO3、KHCO3、KCl
C.“结晶”环节采用加热蒸发结晶的方法
D.“转化”反应中,生成的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1.2LSO2含有的氧原子数小于NA
B. 0. 1molNa2O2和Na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等于0.4NA
C. 10g质量分数为34%的H2O2溶液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2NA
D. 100mL0.lmol/L醋酸中含有的醋酸分子数是0.0lN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
B.亚硝酸钠具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本草纲目》记载:“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峰巢人內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坩埚 C.坩埚钳 D.研钵
砂质土壤分析中常用 Karl Fischer法是测定其中微量水含量,该方法是利用I2 和SO2反应定量消耗水作为原理(假设土壤中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I:反应样品中的水
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Karl Fischer法的实验装置图:
(2)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顺序);M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为: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继续通入N2 ,⑤取下D装置,···
步骤④中继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II:测定剩余的碘
向反应后的D装置加入蒸馏水,过滤,充分洗涤,并合并洗涤液和滤液,将其配成250.00mL溶液,取 25.00mL 用0.20 mol·L-1 Na2S2O3 标准液滴定剩余的I2单质,已知反应如下:2S2O32-+I2=S4O62-+2I-。
(4)Na2S2O3 标准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上述操作中,合并洗涤液和滤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实验重复四次得到数据如下:
实验 | ① | ② | ③ | ④ |
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mL | 18.37 | 20.05 | 19.95 | 20.00 |
①若实验开始时,向D 装置中加入10.00 g土壤样品和10.16克I2(已知I2过量),则样品土壤中水的含量为_________%。
②若Na2S2O3 标准液已部分氧化变质,则水含量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与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室配制和保存溶液应滴加少许______于试剂瓶中。
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 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
该小组同学向5mL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溶液最终呈浅绿色,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NaOH稀溶液,则试管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该小组同学在中实验时,发现溶液变为浅绿色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最终溶液呈浅绿色。
(查阅资料)离子在溶液中呈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氧化为与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离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与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为了安全起见,还可以在A、B装置之间加一个______ 装置。
若实验中用5mL一定浓度的浓与适量Cu片充分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产生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672mL,向已冷却的A试管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30mL时,恰好使完全沉淀。则所用浓浓度为______。忽略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