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通常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

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通常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 ______,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

②加入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小组两名同学共同设计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通入SO2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①甲同学认为Na2O2SO2反应生成了Na2SO3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检验反应后B中的白色固体含有Na2SO3的方法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反应后的B中有Na2SO3,还会有Na2SO4。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为检验产物中Na2SO4的存在,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的现象不能证明有Na2SO4生成,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

③请补充完整实验小组测定B中反应完全后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称取样品a g加水溶解,___,烘干,称量沉淀质量为b g,然后计算各物质的含量。

 

2Na2O2+2H2O=4NaOH+O2↑ 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 2H2O2=2H2O+O2↑ 2Na2O2+2SO2=2Na2SO3+O2 取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Na2SO3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 【解析】 (1)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是碱,碱遇酚酞变红;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方程式;要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只需检验出含有SO32-就可以了; ②根据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均有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亚硫酸钡加硝酸时氧化生成硫酸钡,不能说明是否含硫酸钡; ③利用亚硫酸钡易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分析判断。 (1)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是碱,碱遇酚酞变红,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①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知,该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要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只需检验出含有SO32−就可以了,则取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Na2SO3, 故答案为:2Na2O2+2SO2=2Na2SO3+O2;取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少许,滴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Na2SO3; ②因为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由实验流程可知,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它也会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最终也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说明反应的后B中有Na2SO3还会有Na2SO4, 故答案为: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③因为亚硫酸钡易溶于盐酸,硫酸钡不溶,所以测定B中反应完全后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为称取样品a 克加水溶解,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为b 克,计算含量,故答案为: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图装置(气密性好)研究钠与氯气的反应。

实验步骤:

将一定量浓盐酸滴在KMnO4粉末上,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

待黄绿色气体均匀充满集气瓶时,关闭止水夹。

再向钠粒上滴2滴水,片刻后钠燃烧,产生白烟,白色固体附着在集气瓶内壁上。

(1)步骤,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则KMnO4的作用是__________(氧化剂还原剂”)

(2)步骤,引起钠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在安全、环保的理念指导下,仅用上图装置就完成了集气瓶内残余氯气的处理,其操作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中的几种离子。从其中取100mL,等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其氧化性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能说明上述结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g。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

3)综上可知溶液中必定还存在______,且浓度范围为______

4)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检验的操作为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1盐酸、6 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完仪器,在加药品之前应该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此混合物,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

方案一: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把完全转化为沉淀,称量干燥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

1)量取100mL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用的试剂是 ______ 填编号

A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2)过滤,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______

3)将所得沉淀充分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g,由此可以计算。如果此步中,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称量,则测得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二:量气法.量取配制好的溶液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的体积,由此计算混合物中

1)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______

2)若撤去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 ______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三:滴定法.量取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摇匀,用的盐酸滴定到终点已知终点时反应恰好完全重复此操作2次,消耗盐酸的体积平均值为

1)量取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 ______ 仪器来完成。

2)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______

3)此法测得 ______ %。

 

查看答案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填选项)

A.稀硫酸和锌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D.浓硫酸和镁片

(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①________③(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⑥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探究二:

(4)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乙同学认为观点不正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丙同学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丁同学预设计实验证明另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其方案为__________

(5)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1.0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