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步骤Ⅲ中溶液变黄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写试剂化学式)检验氧化产物,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能说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填“甲”“乙”“丙”)。
|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甲 | 有Fe3+无Fe2+ | 有SO42﹣ |
乙 | 既有Fe3+又有Fe2+ | 有SO42﹣ |
丙 | 有Fe3+无Fe2+ | 有Fe2+ |
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部分,方法有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应用广泛,环己醇脱水是合成环己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
+H2O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性 |
环己醇 | 100 | 0.9618 | 161 | 微溶于水 |
环己烯 | 82 | 0.8102 | 83 | 难溶于水 |
Ⅰ.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Ⅱ.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 %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填字母)。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蒸馏烧瓶 B.温度计 C.分液漏斗 D.牛角管 E.锥形瓶
下列物质可用来干燥Cl2的是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无水CaCl2 ④P2O5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A
B.0.5 mol H2SO4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为0.5NA
C.1 mol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0.5 mol H2O含有NA个氢原子和0.5NA个氧原子
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0.3 mol氧气和0.3 mol水
B.0.1 mol硫酸和0.2 mol水
C.0.1 mol硫酸镁晶体(MgSO4·7H2O)和0.1 mol蔗糖(C12H22O11)
D.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与0.1 mol高锰酸钾(KMnO4)
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
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
D.从b至c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