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四种方法: ...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四种方法:

方法a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b

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制备Cu2O

方法c

电解法,反应为2Cu + H2OCu2O + H2

方法d

用肼(N2H4)还原新制的Cu(OH)2

 

1)已知:①2Cus)+O2(g)=Cu2Os△H = -169kJ·mol-1②Cs)+O2(g)=CO(g)△H = -110.5kJ·mol-1③ Cus)+O2(g)=CuOs△H = -157kJ·mol-1,则方法a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方法c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

该离子交换膜为____离子交换膜(填),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钛极附近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方法d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制得的三种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0

10

20

30

40

50

T1

0.050

0.0492

0.0486

0.0482

0.0480

0.0480

T1

0.050

0.0488

0.0484

0.0480

0.0480

0.0480

T2

0.10

0.094

0.090

0.090

0.090

0.090

 

对比实验的温度:T2_________T1(填”“),能否通过对比实验①③到达平衡所需时间长短判断:_________(填)。

实验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O2)=_________

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___________实验(填)。

 

2CuO(s)+C(s)=Cu2O(s)+CO(g) ΔH=+34.5kJ/mol 阴 2Cu-2e-+2OH-= Cu2O+H2O 增大 4Cu(OH)2+N2H42Cu2O+6H2O+N2↑ > 否 3.5×10-5 mol/(L·min) < 【解析】 (1)用碳还原CuO,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s)+C(s)=Cu2O(s)+CO(g),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为①+②-2×③=(-169kJ·mol-1)+(-110.5kJ·mol-1)-2×(-157kJ·mol-1)=+34.5kJ/mol,则方法a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uO(s)+C(s)=Cu2O(s)+CO(g) ΔH=+34. 5kJ/mol,故答案为:2CuO(s)+C(s)=Cu2O(s)+CO(g) ΔH=+34.5kJ/mol; (2)该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u失去电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氧化亚铜和水,电极反应式是2Cu-2e-+2OH-=Cu2O+H2O;钛极为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所以钛极附近的pH值增大,故答案为:阴;2Cu-2e-+2OH-=Cu2O+H2O;增大; (3)方法d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则化学方程式是4Cu(OH)2 + N2H4 2Cu2O + 6H2O + N2↑,故答案为:4Cu(OH)2 + N2H4 2Cu2O + 6H2O + N2↑; (4)①T2时20min即达平衡状态,所以T2的反应速率快,则T2>T1,由于①③实验中的起始浓度不同,所以不能通过对比实验①③到达平衡所需时间长短判断,故答案为:>;否; ②实验①前20 min内水蒸气的浓度减小(0.05-0.0486)mol/L=0.0014mol/L,则氧气的浓度增加0.0007mol/L,所以前2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O2)=0.0007mol/L÷20min=3.5×10-5mol·L-1min-1,故答案为:3.5×10-5mol·L-1min-1; ③①与②相比,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但②达到平衡的时间短,所以②的反应速率快,则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故答案为:<。 【点晴】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磷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所示为提纯白磷样品(含惰性杂质)的工艺流程。过程I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过程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Li3V2(PO4)3/C]是常用的电极材料,其制备流程如下:

①复合材料中V的化合价为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V2O5H2C2O4反应生成V2(C2O4)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洗涤时用乙醇而不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又称摇椅电池。若用和LixC6Li3V2(PO4)3/C做电极,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为LixC6Li3xV2(PO4)3= Li3V2(PO4)3+C6,则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向硝酸酸化的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振荡后静置,溶液先呈浅绿色,后逐渐呈棕黄色,试管底部仍存在黑色固体,过程中无气体生成。实验小组同学针对该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Fe2产生的原因。

1)提出猜想:Fe2可能是Fe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产物。(均填化学式)

2)实验探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与上述实验等量的铁粉,再加入不同的液体试剂,5 min后取上层清液,分别加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铁氰化钾溶液。

 

液体试剂

加入铁氰化

钾溶液

 

 

1号试管

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

无蓝色沉淀

 

2号试管

硝酸酸化的2 mL 0.1 mol·L1______溶液(pH2)

蓝色沉淀

 

 

2号试管中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

②资料显示:该温度下,0.1 mol·L1 AgNO3溶液可以将Fe氧化为Fe2。但1号试管中未观察到蓝色沉淀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

③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证明了由2号试管得出的结论正确。实验如下:取100 mL 0.1 mol·L1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pH2),加入铁粉并搅拌,分别插入pH传感器和NO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离子浓度),得到图甲、图乙,其中pH传感器测得的图示为________(填图甲图乙)。

④实验测得2号试管中有NH4+生成,则2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探究Fe3产生的原因。

查阅资料可知,反应中溶液逐渐变棕黄色是因为Fe2Ag氧化了。小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对此进行验证。

3)方案一: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Ag

4)方案二:按下图连接装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该实验现象________(填不能)证明Fe2可被Ag氧化,理由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25 ℃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X为弱酸

B.V120

C.M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X)>cNa)>cH)>cOH

D.0.1 mol·L1 NaOH溶液和0.1 mol·L1 H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X)+cOH

 

查看答案

共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烃称为桥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桥环烃二环[2.2.0]己烷的碳原子编号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桥头碳为1号和4

B.与环己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查看答案

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如图是一种正负电极反应均涉及氢气的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8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 离子交换膜允许H+OH通过

C. 负极为A,其电极反应式是H22e + 2OH = 2H2O

D. 电池的总反应为H+ + OH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