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SO2等污染...

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SO2等污染物。以硫酸工业的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及氯化钾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用途的硫化钙、硫酸钾、氯化铵、亚硫酸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某电厂每月用煤300t(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现用反应Ⅰ的原理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石膏,且反应过程中96%的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______ t

(2)操作a中,必须的操作步骤有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反应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Ⅳ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操作b所得滤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Ⅴ在25℃,40%乙二醇溶液中进行,该复分解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8.7 冷却结晶 过滤 1:4 CaSO4+2NH3+CO2+H2O=(NH4)2SO4+CaCO3↓ 取溶液少许加入NaOH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于K2SO4在乙二醇溶液中的溶解度小,能够形成晶体而析出,因此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aCO3,CO2 【解析】 由流程可知,I中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反应Ⅳ为CaSO4、NH3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发生CO2+2NH3+CaSO4+H2O =CaCO3↓+(NH4)2SO4,可知CaCO3、CO2可循环使用,反应Ⅴ为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钾生成硫酸钾晶体,所以操作b为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铵根离子,Ⅱ中发生SO2+2NH3·H2O=(NH4)2SO3+H2O,Ⅲ中发生CaSO4+4C=CaS+4CO↑,据此分析解答。 (1)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O2+CaCO3=CaSO3+CO2,亚硫酸钙在水存在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CaSO4•2H2O,反应方程式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总反应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CO2,因此有 =,解得:m=38.7t,故答案为:38.7; (2)操作a是从亚硫酸铵溶液中获得亚硫酸铵晶体,亚硫酸铵晶体受热易分解,所以操作a为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4C=CaS+4CO↑,其中氧化剂为CaSO4,还原剂为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答案为:1∶4; (4)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NH4)2SO4+CaCO3↓,操作b过滤,所得滤液中阳离子为铵根离子,具有铵根离子的方法为:取溶液少许加入NaOH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答案为:CaSO4+2NH3+CO2+H2O=(NH4)2SO4+CaCO3↓;取溶液少许加入NaOH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反应V中选用了40%的乙二醇溶液,温度控制在25℃,是因为乙二醇能够降低硫酸钾的溶解度,有利于硫酸钾析出,故答案为:由于K2SO4在乙二醇溶液中的溶解度小,能够形成晶体而析出,因此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6)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aCO3,CO2,故答案为:CaCO3,C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已分离出过量MnO2后的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进行乙方案实验: 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_____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采用此方案还需查阅资料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 

(4)丙方案的实验发现,剩余固体中含有MnCO3,说明碳酸钙在水中存在______,测定的结果会:______(偏大偏小准确”)

(5)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①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__中。

②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_____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探究以芒硝Na2SO4·10H2OCaO为原料制备Na2CO3

1)将CaO水化后,与芒硝形成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CO2,期望得到Na2CO3。三元体系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 Ca(OH)2(s)+2H2OCaSO4·2H2O(s)+2 OH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某种酸性物质,控制pH=12.3 [c(OH)=0.02mol/L],可使反应在常温下容易进行。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通入CO2,进一步处理得到Na2CO3

2)在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不直接通入CO2,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添加的酸性物质须满足的条件(写出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添加酸性物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HA表示所添加的物质,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加入NaOH固体,减小

d.稀释溶液,平衡常数增大

 

查看答案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到HOClN四种元素形成的六种微粒,N2H2OClO-H+NH4+Cl-,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氧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该化学用语不能表达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的______(填序号)

a. 电子层       b. 电子亚层         c. 所有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d.自旋状态

(2)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处于同周期,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事实是___________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

c.两两形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d.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3)由这四种元素中任意3种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有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个即可),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显____(酸性碱性中性”)

(4)写出该离子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N2应该在___________(正极负极”)附近逸出。

(5)已知亚硝酸(HNO2)的酸性与醋酸相当,很不稳定,通常在室温下立即分解。则:

①酸性条件下,当NaNO2KI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且I- 被氧化为I2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要得到稳定HNO2溶液,可以往冷冻的浓NaNO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使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 稀硫酸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磷酸

 

查看答案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出ag固体,则原溶液中FeCl3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是

A.2:7 B.7:15 C.3:8 D.1:5

 

查看答案

常温下pH=2的一元酸HApH=12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现将amol/LHA bmol/LKOH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A.ab ,一定存在c(A-)=c(K+) B.a=2b,一定存在c(A-)c(K+)

C.2a=b,一定存在c(OH-)c(A-) D.a=b,一定存在c(OH-)=c(H+)+ c(H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