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氯化铝可制备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用途。 完成下列填空: (1)...

氯化铝可制备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用途。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配制氯化铝溶液时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下列溶液,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Na2CO3 b.NaOH c.NaAlO2 d.H2SO4

(3)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AlCl3溶液时,滴管不得伸入试管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试管夹夹持上述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不断上下移动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AlCl3溶液,用小火持续加热至水刚好蒸干,生成白色固体为________

(4)为确定Al2(OH)nCl(6n)n的值,取3.490 g白色固体,全部溶解在0.112 0 molHNO3(足量)中,并加水稀释成100 mL,将溶液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一份与足量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Al2O3的质量为1.020 g,判断加入氨水已足量的操作是________。过滤、洗涤后至少要灼烧________(填写数字);测定样品中铝元素含量时不选择测定干燥Al(OH)3的质量,而是测定Al2O3的质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干燥Al(OH)3固体时易失水

b.Al2O3的质量比Al(OH)3大,误差小

c.沉淀Al(OH)3时不完全

d.灼烧氧化铝时不分解

从另一份溶液中取出20.00 mL,用0.129 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滴定前滴定管读数为0.00 mL,终点时滴定管液面(局部)如图所示(背景为白底蓝线的滴定管)。则滴定管的读数________ mL,Al2(OH)nCl(6n)n的值为________

 

防止氯化铝水解bd防止试剂被污染防止局部受热引起暴沸Al(OH)3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氨水,无沉淀生成2ad18.605 【解析】 (1).氯化铝水解使溶液显酸性;(2).a、AlCl3和Na2CO3发生双水解;b、AlCl3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c、AlCl3和NaAlO2发生双水解;d、AlCl3和硫酸不反应.(3).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垂直、悬空”,用试管夹夹持上述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要上下移动试管防止局部暴沸;AlCl3溶液蒸干时水解被促进,得Al(OH)3;(4).判断试剂已过量的方法是继续滴加,当氨水加入过量时,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氨水,则无沉淀生成;将所得的Al(OH)3沉淀至少灼烧2-3次,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g即说明Al(OH)3分解完全得Al2O3,不选择测定干燥Al(OH)3的质量,而是测定Al2O3的质量的原因是Al(OH)3热稳定性不如Al2O3好;(5).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根据0.1120mol HNO3的消耗有两个原因:被3.490g Al2(OH)nCl(6-n)中OH-消耗的和被0.129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消耗的,据此计算。 解析:(1).氯化铝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加入盐酸能抑制其水解,故答案为:防止氯化铝水解;(2).a.AlCl3和Na2CO3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2AlCl3+3Na2CO3+3H2O=2Al(OH)3↓+3CO2↑,得不到澄清溶液,故a错误;b.AlCl3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溶液,反应方程式为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得澄清溶液,故b正确;c.AlCl3和NaAlO2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得不到澄清溶液,故c错误;d.AlCl3和硫酸不反应,溶液仍为澄清,故d正确,答案选bd; (3).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垂直、悬空”,目的是防止污染试剂;用试管夹夹持上述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要上下移动试管防止局部暴沸;AlCl3溶液蒸干时由于水解生成的HCl是挥发性酸,HCl的挥发导致水解被促进,故最终得Al(OH)3;故答案为:防止试剂被污染;防止局部受热引起暴沸;Al(OH)3; (4).①.判断试剂已过量的方法是继续滴加,即当氨水加入过量时,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氨水,则无沉淀生成;将所得的Al(OH)3沉淀至少灼烧2~3次,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 g即说明Al(OH)3分解完全得Al2O3,不选择测定干燥Al(OH)3的质量,而是测定Al2O3的质量的原因是干燥Al(OH)3时易分解失水,而灼烧Al2O3不失水,故答案为: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氨水,无沉淀生成;2;ad; ②.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故滴定管的读数为18.60 mL,则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8.60 mL;根据0.112 0 mol HNO3的消耗有两个原因:被3.490 g Al2(OH)nCl(6-n)中OH-消耗的和被0.129 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消耗的,可有:0.112 mol=×n mol+0.129 mol/L×0.018 6 L×5,解得n=5,故答案为:18.60;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工业上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第一步反应方程式______

(2)工业上用过硫酸钾(K2S2O8)测定钢铁中的锰含量,主要反应如下:____Mn2++____S2O82+____H2O→____MnO4+____SO42+______H+。配平该反应方程式,氧化产物是______

(3)用电解硫酸氢钾的方法制取过硫酸钾:HSO4______(填:阳极阴极”)反应生成S2O82,另一极生成氢气,生成0.1molS2O82同时可收集到______g氢气

(4)已知硫酸的第二级电离并不完全:HSO4H++SO42(Ki=1.2×102);在0.1mol/L的硫酸氢钾溶液中大约有30%HSO4电离,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第2位的离子是____,第4位的离子是____。往该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钾固体并保持温度不变,则溶液中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5)已知:HSO3H++SO32K=1.02×107NH4++H2ONH3•H2O+H+ K=5.65×1010。往亚硫酸氢铵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选填编号)

aHSO3+Ba2++OH=BaSO3↓+H2O

bNH4++2HSO3+2Ba2++3OH=2BaSO3↓+2H2O+NH3•H2O

cNH4++HSO3+Ba2++2OH=BaSO3↓+H2O+NH3•H2O

d2NH4++4HSO3+3Ba2++6OH=3BaSO3↓+4H2O+2NH3•H2O+SO32

 

查看答案

氮化硅(Si3N4)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可用石英与焦炭在14001450℃的氮气气氛下合成:3SiO2(s)+6C(s)+2N2(g)Si3N4(s)+6CO(g)Q(Q0),在反应条件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10min后达到平衡。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其中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外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写出它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______。比较碳、硅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比较______(填:化合物性质的差异)来判断

(2)上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极性分子是______,写出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从晶体类型的角度分析用氮化硅制造发动机中耐热部件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措施可以提高二氧化硅转化率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增加二氧化硅用量b.升高反应温度

c.增大气体压强    d.向反应容器中多充入氮气

(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c(CO)=3c(N2)       

b.v (CO)=3v(N2)

c.保持不变

d.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5)测得平衡时固体质量减少了11.2g,则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0.1mol,经充分反应后,通入60mL 2mol/L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只含有2种溶质,其中NaCl0.1mol。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0.03mol B.0.04mol C.0.05mol D.0.06mol

 

查看答案

室温下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Na+)>c(A-)>c(H+)>c(HA)

B.ac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b点溶液中:c(Na+)=c(A-)+c(HA)

D.c点溶液中:c(A-)>c(HA)

 

查看答案

按如图所示装置,在试管A里加入3mL乙醇和2mL冰醋酸,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少量碎瓷片,用酒精灯加热10min,结果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没有无色油状液体,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试管A中没有发生反应

B.热源小、水量多,水浴升温速度太慢

C.产物蒸汽在试管A上部全部被冷凝回流

D.产物已全部溶解在饱和Na2CO3溶液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