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C6H5ONa |
pH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11.3 |
下列说法或表达错误的是
A.结合质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32->HCO3->CH3COO-
B.常温下电离常数比较:Ki1(H2CO3)>Ki2(H2CO3)>Ki(C6H5OH)
C.CO2+H2O +2NaClO=Na2CO3+2HClO
D.HCN+Na2CO3=NaHCO3+NaCN
向100 mL 0.1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 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溶液呈中性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2SO42-+2Ba2++3OH-=Al(OH)3↓+2BaSO4↓
C.c点溶液呈碱性
D.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 (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a mol ≤ n(e -)≤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a mol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可以是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 D.CH3OH和H2
某CuSO4 、Fe2(SO4)3 、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5.6 g B.11.2g C.22.4g D.33.6g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其中A与C可形成化学式为A2C,A2C2的化合物,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强碱性,B与E可形成直线型分子且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E>B>C>A B、工业上制取单质D是采用电解D的熔融氧化物 B.D与E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弱酸性
C.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与D、E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