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向体积均为10 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

向体积均为10 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 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B.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 【解析】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O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四种情况,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时的反应可能为:OH﹣+H+=H2O和CO32﹣+H+=HCO3﹣,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为:HCO3﹣+H+=H2O+CO2↑;根据加入50mL盐酸时溶质为氯化钠及原子守恒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图象可知,甲溶液中溶质只能为Na2CO3和NaHCO3,乙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根据HCO3﹣+H+=H2O+CO2↑计算出乙溶液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最大值。 A.乙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为:HCO3﹣+H+=H2O+CO2↑,根据消耗了10mL盐酸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1L=0.001mol,标况下0.001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2.4L/mol×0.001mol=22.4mL,故A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NaO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四种情况,由图中HCl 的用量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关系可知甲溶液的溶质应该为:Na2CO3和NaHCO3,所以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质不可能为NaOH、NaHCO3,根据图象可知,乙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当V(HCl)=50mL时,得到的产物为NaCl,由原子守恒可知:n(NaOH)=n(NaCl)=n(HCl)=0.1mol/L×0.05L=0.005mol,则原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NaOH)==0.5mol/L,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氧化性Fe3+I2。向Fe I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I+c Cl2→d Fe3++ e I2+ 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43226 B.021012

C.201202 D.2852410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甲苯含有6NACH

B.25℃,pH 13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 0.1NA

C.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①:CO(g)CuO(s) 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 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Q的氢化物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 L

C.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

按下图所示装置做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   )

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pH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