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的甲醇合成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是:2H2(g) + CO(g)CH3OH(g)+181.6kJ。已知:某温度下(设温度为T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
(1)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和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
物质 | H2 | CO | CH3OH |
浓度/(mol/L) | 0.2 | 0.1 | 0.4 |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v逆 (填“>”、“<”或“=”);若加入与上述同样多的CO和H2,在T2℃条件下反应,10 min后达平衡时c(H2)=0.4mol/L,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 mol/(L·min);
(2)在一定条件的密闭恒容的容器中,下列式子或文字描述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2v逆(CO) = v正(H2)
b.c(CO): c(H2):c(CH3OH) =1:2:1
c.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常数K﹤160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会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若同比例地增加CO和H2的量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正反应速率也会随之逐渐增大
(4)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改善上述合成甲醇的条件一直是研究课题。现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并简述理由____。
钢铁“发蓝”是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完成下列填空:
(1)其技术过程中有如下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Fe+____NaNO2+____NaOH—____Na2FeO2+____H2O+____NH3↑;
②6Na2FeO2 + NaNO2 + 5H2O =3Na2Fe2O4 + NH3↑ + 7NaOH;
③Na2FeO2 + Na2Fe2O4 + 2 H2O = Fe3O4 + 4 NaOH;
试配平方程式①,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上述三个反应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甲同学:该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问题
乙同学:只要是有NaNO2 参与的反应,它都是充当氧化剂角色的
丙同学:每一步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可归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3)若整个过程共获得67.2升氨气(标况下)则电子转移________mol。
(4)若获得1mol Fe3O4,则反应过程中NaOH的量将多________(填“消耗”或“产出”)________mol。
有X、Y、Z、M、G五种元素,是分属三个短周期并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在熔融状态下,将Z的单质和FeG2(元素G和铁构成的某化合物)组成一个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Z +FeG2Fe+2ZG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充电时,接电源负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写物质名称),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______(填写化学式)。
有X、Y、Z、M、G五种元素,是分属三个短周期并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Y的原子其核外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存在;
(2)在上述元素所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中,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填写化学式);
(3)已知X2M的燃烧热为 187kJ/mol。(提示: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充分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写出X2M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常温下,在某200mL的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量地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1
下列化学过程的表述或数据说明,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向含有1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却并非是最大值
B.将0.12mol Cl2 通入到100mL 1mol/L 的FeI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12Cl2+10Fe2++14I-=10Fe3++7I2+24Cl-
C.较高的温度下,可以测得0.1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55%左右
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可能会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