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现 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ⅰ.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B中溶液变蓝

 

1)现象ⅰ中的白雾是__________,形成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现象ⅱ,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ⅱ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ⅱ中黄色气体含有_______________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是:

① 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② 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

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

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①方案1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5)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盐酸小液滴(盐酸酸雾) 加热时,FeC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Cl,HCl挥发出来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FeCl3 2Fe3++2I-=I2+2Fe2+ 在KI-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放置在空气中,观察溶液能否变蓝 饱和食盐水 通过未检测出Fe2+证明,说明是Cl2将Br-氧化为Br2而不是Fe3+氧化的,证明了黄色气体中一定含有Cl2 Cl2>Br2>Fe3+ 2FeCl3·6H2O+MnO2Fe2O3+MnCl2+Cl2↑+2HCl↑+11H2O 【解析】 (1)FeCl3·6H2O加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HCl挥发出来遇水蒸气形成白雾,白雾是盐酸小液滴; 答案为:盐酸小液滴(盐酸酸雾);加热时,FeC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Cl,HCl挥发出来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2)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均变红,说明一定含有FeCl3; 答案为: FeCl3; (3)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则FeCl3与碘化钾反应的方程式2Fe3++2I-=I2+2Fe2+; 答案为:2Fe3++2I-=I2+2Fe2+; ②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这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碘化钾,则实验方案是在KI-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放置在空气中,观察溶液能否变蓝; 答案为:在KI-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放置在空气中,观察溶液能否变蓝; (4)①方案1需要除去氯气中的氯化铁,所以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②方案2中检验Fe2+的原因是通过未检测出Fe2+证明,说明是Cl2将Br-氧化为Br2而不是Fe3+氧化的,证明了黄色气体中一定含有Cl2; 答案为:通过未检测出Fe2+证明,说明是Cl2将Br-氧化为Br2而不是Fe3+氧化的,证明了黄色气体中一定含有Cl2; ③氧化性强弱顺序:Cl2>Br2>Fe3+,氯气能氧化Br-、Fe3+不能氧化化Br-,因此选择选择NaBr溶液; 答案为:Cl2>Br2>Fe3+; (5)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可知二氧化锰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2FeCl3·6H2O+MnO2Fe2O3+MnCl2+Cl2↑+2HCl↑+11H2O。 答案为:2FeCl3·6H2O+MnO2Fe2O3+MnCl2+Cl2↑+2HCl↑+11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H是药物合成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体,下面是H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其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Y生成Z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R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3)Z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满足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且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一种即可)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醛和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肉桂醛()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苯乙烯()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可通过乙苯催化脱氢制得:

gg)+H2g) △H

(1)已知: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

412

348

612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1

(2)50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乙苯,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若再充入bmol的乙苯,重新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2P,则a_______b(填“>” “<”或“=”),乙苯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EB)蒸气中掺混N2(原料气中乙苯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N2不参与反应),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0.1Mpa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

AB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较大的是________

②掺入N2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600℃时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将含有钴酸锂(LiCoO2)的正极粉均匀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的,可以再生利用.某校研究小组尝试回收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钴。

(1)25℃时,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有一定量的钴以Co2+的形式从正极粉中浸出,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粉与铝箔剥离。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4H++e-=Li++Co2++2H2O,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该研究小组发现硫酸浓度对钴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一定条件下,测得其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当cH2SO4)>0.4molL-1时,钴的浸出率下降,其原因可能为______

(2)电解完成后得到含Co2+的浸出液,且有少量正极粉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用以下步骤继续回收钴。

①写出“酸浸”过程中正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步骤一般在80℃以下进行,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_____

②已知(NH42C2O4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NH4+)>c(C2O42-)>c(H+)>c(OH-)

bc(H+)+c(NH4+)=c(OH-)+c(HC2O4-)+c(HC2O42-)

cc(NH4+)+c(NH3H2O)=2[c(HC2O42-)+c(HC2O4-)+c(H2C2O4)]

 

查看答案

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 “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 “氧化”时,1 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mol。

(3) “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Ca2+(aq) + 2OH(aq)        ΔH <0

b.5Ca2+ + OH + 3AsO43Ca5(AsO4)3OH  ΔH >0

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 “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As2O3中含有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

c.通过先沉砷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查看答案

某小组为探究 AgNO3溶液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设计如图实验:

已知:AgSCN为白色难溶物。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①的试管中滴加 0.5 mol/L 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存在Ag2SO4(s)+2I2AgI(s)+SO42

B.①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4

C.②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对于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与平衡移动原理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