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可采用CH3OHCO+2H2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CO和H2。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图为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为CH3OH* =CH3*+OH*
B.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正=179.6 kJ•mol-1
C.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HO*+ 4H* =CO*+2H2(g)
D.CH3OH* = CO*+2H2(g) △H=65.7 kJ•mol-1
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FeS2)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2 + 7O2+ 2H2O = 2Fe2+ + 4SO42− + 4H+。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Fe(NO)2+作氧化剂
B.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作中间产物
C.由反应Ⅱ可知,氧化性:Fe3+>SO42−
D.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Fe2+ + NO =Fe(NO)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镍钴锰三元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材料中Ni为主要活泼元素,通常可以简写为LiAO2。充电时总反应为LiAO2+nC=Li1-xAO2+LixCn(0<x<1),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Ni元素最先失去电子
B.放电时电子从a电极由导线移向b电极
C.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LiAO2 −xe-= Li1-xAO2 + xLi+
D.充电时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阴极材料质量增加7g
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的H3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己知H3A的pKa1、pKa2、pKa3分别为2、7和12(pKa=-lgK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前溶液pH值约为3
B.计量点1时,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到达计量点2时,溶液中存在c(Na+)=c(H2A-)+2c(HA2-)+3c(A3-)
D.到达计量点3时,微热溶液,会增大
已知: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逐一吸收混合气体(由CO2、CO、N2和O2组成)的相应组分。有关该方案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
B.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是O2、CO和CO2
C.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D.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为纯净的N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
B.W和Y形成的晶体为共价晶体
C.Y单质的熔点低于X单质
D.化合物M中W、Y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