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在Fe2+检验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为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 实验I | 实验II | 实验III |
实验步骤 | 将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 为进一步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 | |
现象 | 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 ①无明显现象 ②溶液变红 ③产生白色沉淀 | ①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无白色沉淀产生 |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氧化Fe2+的速率比氧化SCN-的速率快
B.通过实验Ⅱ推出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氧化
C.通过实验Ⅰ和实验Ⅲ对比推出红色褪去只与H2O2的氧化性有关
D.综上所述,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
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氢电池”工作时,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B.吸附层b发生的电极反应:H2 – 2e- + 2 OH-= 2H2O
C.Na+ 在装置中从右侧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
D.“全氢电池”的总反应: 2H2 + O2 =2H2O
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K | t/min | t1 | t2 | t3 | t4 |
T1 | n(Y)/mol | 0.14 | 0.12 | 0.10 | 0.10 |
T2 | n(Y)/mol | 0.13 | 0.09 |
| 0.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T2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温度为T1时,0~t1时间段的平均速率υ(Z)=2.0×10-3mol·L-1·min-1
D.在T1下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已知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O3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X、Z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有白烟生成
合成高分子金属离子螯合剂的反应:
+(2n-1)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合物应避免与碱性物质(如NaOH)长期接触
B.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1mol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2mol银
D.通过质谱法测定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还产生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
B.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I中尾气后可再利用
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Na2FeO4< K2Fe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