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CH3CH2OH、Cr2O72-、K+、SO42-
B.c(Ca2+)=0.1mol·L-1的溶液中:NH4+、C2O42-、Cl-、Br-
C.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C6H5O-、CO32-、Br-、K+
D.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32-、Cl-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碳正离子(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B.25℃,pH=13的Ba(OH)2 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8g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1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含有2NA个S-S键
《本草纲目》中“石碱”一条记载: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A.KOH B.KAl (SO4)2 C.KHCO3 D.K2CO3
化合物 A是一种化肥,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物质间的有关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其中C为无色气体,B为无色液体,D 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到E的反应条件为通电,I为一种常见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水化物与I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3)B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铜与I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______,生成1mo1的还原产物,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NA。
A、B、C、D、E五种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A、B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二者化合而成的一种气体化合物为红棕色;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原子半径中最大;A、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简单氢化物化学式:___________,D的高价氧化物化学式:_____________。
(2)C、D、E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填写)。
(3)A、B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D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为了证明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F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E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回答下列问题:
(l)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C中澄清石灰水____(填现象)时,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
(2)将A中铁丝放入稀硝酸中,装置A中产生________(填“无色”或“红棕色”)气体。用E向F中鼓入空气后,烧瓶F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____。
(3)若反应后向A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则铁丝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