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X、Y、Z、W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其中X、W 为分子,Y、Z为离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
X+Y→Z+W Z+H+ →X Y+H+ →W
(1)如果X、Y、Z、W 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X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W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X和Z均是18电子的粒子,Y 和 W 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①X与Y(足量)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判断Z与 Y 结合质子(H+ )的能力大小是 ________ >_____ 。(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
通过简单地推理或计算填空。
(1)X原子有两个电子层,K 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X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
(2)若某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与 Ne原子相同,其可能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元素R能够与某非金属元素 W 形成化合物 RWn,已知 RWn 分子中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总数为26,核外电子数总和为66 ,则 W 是 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n=_____________。
(4)位于三个不同周期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其部分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A |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
B | 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其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
C |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①写出常温下D的单质与A、B、C形成的化合物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 A、B、C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下列物质,请在横线上按要求归类(填序号)
①H2 ②He ③KOH ④CO2 ⑤H2O2 ⑥CaCl2
(1)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6)不含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
(1)在25℃、101kPa时,2gC2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0kJ,则C2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C(石墨,s)+O2(g) = CO2(g) △H = —393.5kJ·mol—1,C(金刚石,s)+ O2(g) =CO2(g) △H =—395.0kJ·mol—1,则反应C(石墨,s) = C(金刚石,s) △H =______kJ·mol—1。由此可知,石墨和金刚石相比更稳定的是 _______(填“石墨”或“金刚石”)。
(3)已知H2(g)的燃烧热△H 1=—285.0kJ·mol—1,CO(g)的燃烧热△H 2=—283.0kJ·mol—1, CH3OH(l)的燃烧热△H3=—726.0kJ·mol—1。0.2mol由H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完全燃烧时放出56.8kJ的能量,则混合气体中H2 和CO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工业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用H2(g)和CO(g)合成CH3OH(l)。请写出由H2(g)和CO(g)合成CH3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 (aq)+OH— (aq) = H2O(l) △H =—57.3kJ·mol—1。已知:CH3COOH(aq)+NaOH(aq) = CH3COONa(aq)+H2O(l) △H =—33.1kJ·mol—1。请写出醋酸溶液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与 W 相邻的X、Y、Z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Y、Z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W 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 W 可以形成 WX2、WX3 两种常见化合物
B.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3ZO4
C.Y 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
D.Y、Z、W 的原子半径大小:Z>W>Y
氯氨铂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常用化学药物,具有较高疗效。其中的金属Pt(铂元素)是原子序数为78(质量数为195)的原子,则Pt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A.117 B.78 C.39 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