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向1L 0.1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常温下NH...

常温下,向1L 0.1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使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R)c(HR)时,溶液必为中性

B.0.1mol·L1HR溶液的pH5

C.HR为弱酸,常温时随着氨气的通入,逐渐增大

D.当通入0.1 mol NH3时,c(NH4+)c(R)c(OH)c(H+)

 

D 【解析】 A.当 c(HR)=c(R−)时,lg= lg1=0,如图所示,溶液的pH=5,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Ka=,当lg=0时,c(R−)=c(HR),Ka=c(H+)=10−5mol/L,因为弱酸部分电离,则溶液中c(H+)≈c(R−),c(HR)≈0.1mol/L,则溶液中c(H+)= =mol/L=10−3mol/L,溶液的pH=3,故B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离子积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及离子积常数不变,则不变,故C错误; D.由B项可得,H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5mol/L,当通入0.1molNH3时,反应恰好生成NH4R,NH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NH4+)==5.68×10−10,HR水解平衡常数Kh(R−)==10−9>5.68×10−10,所以NH4+的水解程度小于R−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OH−)+c(R−),由于c(OH−)>c(H+),所以c(NH+4)>c(R−),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R−)>c(OH−)>c(H+),故D正确; 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

B. 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

C. 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

D. 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一表示反应:mA(s)+nB(g)pC(g)  △H>O,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速率x点比y点时的慢.

B. 图二是可逆反应:A(g)+B(s)C(s)+D(g)  △H>O的速率时间图像,在t1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C. 图三表示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该反应的ΔH>0。

D. 图四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v)

 

查看答案

室温下,将 0.10 mol·L-1 盐酸滴入 20.00 mL 0.10 mol·L-1 氨水中,溶液中 pH pOH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OH=—lgc(OH),下列正确的是

A.M 点所示溶液中可能存在:c(Cl)c(NH4+)

B.M 点到Q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变大后减小

C.Q 点盐酸与氨水恰好中和

D.N 点所示溶液中可能存在:c(NH4+)+c(NH3·H2O)=c(Cl)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AB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E位于同主族,四种元素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E的高

B.DE形成的三核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浓度之比小于1:2

C.化合物DA的水溶液呈碱性

D.同时含有ABDE四种元素的盐至少有两种

 

查看答案

配制2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并用该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容量瓶和酸式滴定管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B.NaOH溶液因久置而变质(含少量Na2CO3),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C.若配制盐酸标准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偏小

D.当最后一滴盐酸标准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达滴定终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