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是定量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规律的一种方法,溶液电导率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H3•H2O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所得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溶液:pH最大
B.溶液温度:①高于②
C.③点溶液中:c(Cl-)>c(CH3COO-)
D.②点溶液中:c(NH4+)+c(NH3•H2O)>c(CH3COOH)+c(CH3COO-)
五种短周期元素T、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T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遇Z的氢化物产生白烟。T、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T和Y位于同一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T<W<Z<Y<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T>W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T<W<Z
D.X3W和XW3都是离子化合物,但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三位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式为LixC6+Li1-xCoO2C6+LiCoO2(x<1)。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由b极向a极迁移
B.放电时,若转移0.02mol电子,石墨电极将减重0.14g
C.充电时,a极接外电源的正极
D.该废旧电池进行“充电处理”有利于锂在LiCoO2极回收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a点表示的溶液通过升温可以得到b点
B.图2,若使用催化剂E1、E2、ΔH都会发生改变
C.图3表示向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CO2的情况
D.图4表示反应aA(g)+bB(g)cC(g),由图可知,a+b>c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相关实验,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在含0.1mol的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NaCl溶液和KI溶液 |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变成黄色 | Ksp(AgCl)>Ksp(AgI) |
B | 取FeSO4少许溶于水,加入几滴KSCN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FeSO4部分氧化 |
C | 将纯净的乙烯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紫色褪去 | 乙烯具有还原性 |
D | 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 有沉淀生成 | 酸性:H2SO3>HClO |
A.A B.B C.C D.D
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共平面 B.其一氯代物有6种
C.是苯的同系物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