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

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热为57.3kJ·mol-1)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mol·L-1 50mL NaOH溶液和0.50mol·L-1 30mL硫酸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ΔH=-53.5kJ·mol-1,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0.5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7))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①2.2 ℃ ②2.4 ℃ ③3.4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________

 

温度计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H+(aq)+OH-(aq)H2O(l) ΔH=-57.3kJ/mol b A 偏小 HCl CH3COOH是弱酸,只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 2.3 【解析】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利用的原理是;使用的试剂是稀的强酸碱,如稀NaOH溶液和稀硫酸,为了保证反应彻底,某一种要稍微过量;由于要测混合溶液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所以实验装置一定要注意保温;在烧杯之间填充碎纸屑,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而不用金属搅拌棒等都是为了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失;为了数据的准确性,一般需要多次测量,通过求温度变化的平均值来更准确地计算中和热。 (1)为了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需要用到温度计; (2)烧杯之间填充碎纸屑,是为了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a.实验装置若保温措施不到位,则测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偏少,那么最终计算得到的绝对值偏小,a项可能; b.由于NaOH和H2SO4浓度相同,所以30mL的硫酸相对于50mL的NaOH溶液而言是过量的;在用量筒量取50mLNaOH溶液时,若仰视会导致量取的NaOH偏多;因此中和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进而导致计算的绝对值偏大,b项不可能; c.在向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时,若分多次进行,那么由于热量的散失,会导致记录的温度的变化值比正常值偏低,由此计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少,那么最终计算的绝对值偏小,c项可能; d.温度计在测完NaOH溶液的温度后,一定要用水冲洗去表面残留的NaOH溶液后再去测量硫酸的温度;若不进行冲洗直接测量,则由于温度计表面残留的NaOH与硫酸反应放热而导致记录的初始温度偏大,进而导致计算的偏小,那么计算所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就偏少,由此计算的绝对值偏小,d项可能; 答案选b; (5)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混合后的溶液,让二者反应更快更充分,这样可以减少误差,A项正确; B.温度计测量的是溶液的温度,不能使其与容器壁接触,B项错误; C.由于醋酸是弱酸,弱酸的解离过程会吸收热量,因此由其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与由盐酸测得的不同,C项错误; D.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不需要用到滴定管,D项错误; 答案选A; (6)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时会吸收热量,因此会导致测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由此计算所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7)醋酸是弱酸,发生电离时要吸收热量,因此导致醋酸的中和热的数值更小; (8)由题可知,温度差3.4℃偏离均值过大,所以判定为无效数据,计算平均值时应当在2.2℃和2.4℃之间进行计算,因此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2.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某温度下,向体积固定的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g)3mol H2(g),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压强比值P/P

0.98

0.88

0.80

0.75

0.75

0.75

 

 

 

(1)0~15min,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 =__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为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每次仅改变一个条件)a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b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

A.低温低压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N2的浓度   D.增加H2的浓度   E.分离出NH3

 

查看答案

A.①CaCO3(s)=CaO(s)CO2(g) ΔH=-177.7 kJ/mol

0.5H2SO4(l)NaOH(l)=0.5Na2SO4(l)H2O(l)    ΔH=-57.3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O(g)O2(g)=CO2(g)                      ΔH=-283 kJ/mol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

(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

(2)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41 kJ/molC(s,石墨)O2(g)=CO2(g) ΔH-393.51 kJ/mol

(3)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热化学方程式看来更稳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是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78 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B.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反应mA(g)nB(g)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查看答案

下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