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图: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_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______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_(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_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

 

加快粗盐溶解 Na2SO4 NaOH、Na2CO3 CaCO3、BaCO3 会引入K+ 在提纯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钠 【解析】 由题给流程图可知,第①步为粗盐溶解操作;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Na2SO4,但同时引入了BaCl2杂质;第③步操作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MgCl2,但同时引入了NaOH杂质;第④步操作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但同时引入了Na2CO3杂质;第⑤步过滤操作,得到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溶液;第⑥步操作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第⑦步操作为蒸发、结晶、烘干得到精盐。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很快溶解,故答案为:加快粗盐溶解; (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Na2SO4;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故答案为:Na2SO4;NaOH、Na2CO3;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第②步操作生成的BaSO4、第③步操作生成的Mg(OH)2、第④步操作生成的CaCO3和BaCO3,故答案为:CaCO3、BaCO3;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若用KOH溶液代替除去粗盐中MgCl2的同时,还会引入难以除去的K+,使得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钾,故答案为:会引入K+; (6)第⑥步操作加入适量盐酸时,盐酸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使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故答案为:在提纯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0mL NO2NO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里,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20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NO的体积比为(   

A.21 B.31 C.11 D.12

 

查看答案

100m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酸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假设此时硝酸只被还原为NO,下同);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2.0mol•L-1 B.A点对应消耗NO3-物质的量为0.1mol

C.B点对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8.4g D.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链状烷烃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链状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分子组成上满足CnH2n+2(n≥1)的有机物定是链状烷烃③丙烷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④烷烃不能使酸性髙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烷烃不能发生氧化反应⑤CH3CH(CH3)CH2CH3的一氯代物有四种⑥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有机物一定是链状烷烃

A.3 B.4 C.5 D.6

 

查看答案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 – 4e-+ H2O = CH3COOH + 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 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 O2= CH3COOH + H2O

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 4e-+ 2H2O = 4OH-

 

查看答案

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反应条件略去),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A.H2(g)+Br2(g)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O2(g)N2O4(g),恒温、恒压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

C.CaCO3(s)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N2(g)+3H2(g) 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