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盐酸金刚烷胺是一种治疗和预防病毒性感染的药物,可用于抑制病毒穿入宿主细胞,从结构...

盐酸金刚烷胺是一种治疗和预防病毒性感染的药物,可用于抑制病毒穿入宿主细胞,从结构上看是一种对称的三环状胺,可以利用环戊二烯(CPD)来制备合成,流程图如下:

1)下列关于X和金刚烷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金刚烷和X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B.金刚烷和X均可以使溴水褪色

C.金刚烷和X均具有与芳香烃相似的化学性质

D.金刚烷和X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反应②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Y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写出Y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Z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氮肥,在核磁共振氢谱谱图中只有一个峰,写出Z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PD可以与Br2CCl4溶液反应,写出其所有可能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流程图,并用流程图中出现的试剂和为原料合成,设计其合成路线_________

 

A 加成反应 Br2,光照 3 CO(NH2)2+2H2SO4(浓)→CO(NH2)2·2H2SO4 【解析】 (1)X为,金刚烷为。 A.金刚烷和X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10H16,互为同分异构体,能够燃烧,属于氧化反应,能够与氯气等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金刚烷和X均不存在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金刚烷和X均不含有苯环,与芳香烃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错误; D.金刚烷和X均含有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A; (2)根据流程图,反应①存在C=C→C-C的变化,应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金刚烷与溴的取代反应,反应条件为光照,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Br2,光照; (3)Y为,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 (4)根据流程图,Z为尿素,CO(NH2)2中的氨基具有碱性,可以与浓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2H2SO4(浓)→CO(NH2)2·2H2SO4,故答案为CO(NH2)2+2H2SO4(浓)→CO(NH2)2·2H2SO4; (5)CPD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发生1,4-加成或1,2-加成或完全加成反应,生成的所有可能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根据上述流程图,合成,可以由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与氢气加成生成,最后与尿素反应即可,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l4LiBH4反应制得。

①基态Ti3+的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_____

LiBH4Li+BH4-构成,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

③某储氢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M的氢化物,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I1/kJ·mol-1

I2/kJ·mol-1

I3/kJ·mol-1

I4/kJ·mol-1

I5/kJ·mol-1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M_______(填元素符号),判断理由为_______________

(2)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铜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属于____________

(3)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A 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己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己知该晶体中Cu原子和A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1/4,则该晶体中Cu原子和A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pm。

 

查看答案

氨气和氯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探究它们的某些性质。

实验一: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

(1)使图中装置Ⅱ产生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中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______。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 mL喷泉实验后的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1的盐酸测定氨水的浓度,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应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当pH7.0时,氨水与盐酸恰好中和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当pH11.0时,K(NH3·H2O)约为2.2×105

实验二: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3)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大写字母表示)。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后,则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5)写出F装置中的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完成后,F装置中底部有固体物质生成。请利用该固体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H3·H2O为弱碱(其余实验用品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H2S的转化

克劳斯法

铁盐氧化法

光分解法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反应Ⅱ:____+ 1 H2S == ____Fe2+ + ____S + ____(将反应补充完整)。

反应Ⅲ体现了H2S的稳定性弱于H2O。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_______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实现由H2S高效产生SH2,电子转移过程如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______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

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图。经检验,n极区产生了Fe3+p极产生了H2n极区产生Fe3+的可能原因:

ⅰ.Fe2+ - e- = Fe3+

ⅱ.2H2O -4e-=O2 +4H+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经确认,ⅰ是产生Fe3+的原因。过程乙可行。

光照产生Fe3+后,向n极区注入H2S溶液,有S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极产生H2。研究S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______ 经确认,S是由Fe3+氧化H2S所得,H2S不能直接放电。过程甲可行。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2S,其工作原理如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3+/Fe2+ 外,I3-/I- 也能实现如图所示循环过程。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3-/I- 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

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288)易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可由乳酸[CH3CHOHCOOH]FeCO3反应制得。I.碳酸亚铁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实验操作如下:打开k1k2,加入适量稀硫酸,关闭k1,使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

2)接下来要使仪器C中的制备反应发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仪器C中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得到FeCO3沉淀,检验其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

Ⅱ乳酸亚铁的制备及铁元素含量测定

4)向纯净FeCO3固体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经过滤,在______的条件下,经低温蒸发等操作后,获得乳酸亚铁晶体。

5)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进行铁元素含量测定:

①甲同学通过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在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所得纯度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改用碘量法测定铁元素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称取3.000g样品,灼烧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取所有可溶物配成100mL溶液。吸取 2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 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已知:  I2+2S2O32-=S4O62-+2I-),当溶液______ ,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 %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1 mL 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说明该酸是强酸

B.图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温度,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n(CH3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反应平衡常数K>K

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 c(H)、-lg c(OH)变化曲线,说明T1>T2

D.图丁表示1 mol H20.5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H2的燃烧热是241.8 kJ·mo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