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B.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次氯酸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广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B.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等方法提高空气质量
C.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直接灌溉庄稼,也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I.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杂质气体,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
(4)为了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
II.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导气,冷凝水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 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欲结束实验时,需进行的操作为: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___________(填有关K1、K2的操作)。
Ⅰ.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 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___________;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 N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与稀盐酸反应,取同质量、体积的铁片、同浓度的盐酸做了下列平行实验:
实验①:把纯铁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②:把铁片投入到含FeCl3的同浓度稀盐酸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量减少。
实验③:在稀盐酸中滴入几滴CuCl2溶液,用铁片做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①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实验②放出氢气的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同学认为实验③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你认为是否正确?请选择下列相应的a或b作答。a.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若正确,则写出实验③中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步骤Ⅲ中溶液变黄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写试剂化学式)检验氧化产物,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能说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填“甲”“乙”“丙”)。
|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
甲 | 有Fe3+无Fe2+ | 有SO42﹣ |
乙 | 既有Fe3+又有Fe2+ | 有SO42﹣ |
丙 | 有Fe3+无Fe2+ | 有Fe2+ |
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2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该空格用表中的字母表示)
(3)元素B的单质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4)D、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为比较元素A和G的非金属性强弱,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溶液B应该选用_____溶液,作用是_________,能说明A和G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