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Ⅰ所示)可用于ⅢB族元素对应离子的萃取,如La3+Sc2+。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_____个。

2)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

3)不同大小的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N3-SCN等。一定条件下,SCNMnO2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SCN)2的结构式_______

4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6.7°。如图 [Zn(NH3)6]2+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NH键角的测量值。解释配合物中HNH键角变为109.5°的原因:____

5)橙红色的八羰基二钴[Co2(CO)8]的熔点为52℃,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___晶体,八羰基二钴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羰基钴酸钠[NaCo(CO)4],四羧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

6)已知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Ⅱ、图Ⅲ所示)

则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______C60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____g·cm−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 10 sp3 氢键 N≡C—S—S—C≡N 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分子 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90 4×12×60×1030/(a3×NA) 【解析】 (1)Sc是21号元素,根据泡利原理书写其电子排布式;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只有1个电子,占有1个轨道,据此计算总的轨道数; (2)依据杂化轨道理论作答;羟基中含电负性较强的O,根据化学键特点回答;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分析作答; (4)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小于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据此作答; (5)根据给定的物理性质判断晶体类型; (1)Sc是21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4s2,则Sc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只有1个电子,占有1个轨道,因此电子占据的轨道有1+1+3+1+3+1 = 10个,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10; (2)羟基的中心原子氧原子,有2个σ键,2个孤电子对,其杂化轨道数为2+2 = 4,因此杂化类型是sp3,羟基键通过氢键联系到一起, 故答案为sp3;氢键; (3)N3-、S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因此SCN-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SCN)2的结构式应为N≡C-S-S-C≡N, 故答案为N≡C-S-S-C≡N; (4)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故答案为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5)熔点为52℃,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则可知Co2(CO)8属于分子晶体; NaCo(CO)4内,存在钠离子与Co(CO)4-阴离子,在Co(CO)4-内界有CO与中心钴离子形成配位键,而配体内部C原子与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所以四羧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故答案为分子;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4)根据C60分子结构,C60分子中1个碳原子有2个C-C键、1个"C=C",根据均摊法,一个碳原子真正含有的σ键的个数为,即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60× = 90;根据C60晶胞结构,离C60最近的C60上面有4个,中间有4个,下面有4个,即有12个;C60的个数为8×1/8+6×1/2=4,晶胞的质量为 = g,晶胞的体积为(a×10-10)3 = a3×10-30 cm3,根据密度的定义,晶胞的密度计算式为 = 4×12×60×1030/(a3×NA), 故答案为4×12×60×1030/(a3×N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Ⅰ)、(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焓变及平衡常数如下:

2H2(g)+S2(g)⇌2H2S(g) ΔH1 K1 (Ⅰ)

3H2(g)+SO2(g)⇌2H2O(g)+H2S(g) ΔH2 K2 (Ⅱ)

(1)用ΔH1ΔH2表示反应4H2(g)+2SO2(g)=S2(g)+4H2O(g)的ΔH________

(2)回答下列反应(Ⅰ)的相关问题:

①温度为T1,在1 L恒容容器中加入1.8 mol H21.2 mol S2,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10 minv(H2S)=0.08 mol·L1·min1,则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②温度为T2时(T2T1),在1 L恒容容器中也加入1.8 mol H21.2 mol S2,建立平衡时测得S2的转化率为25%,据此判断ΔH1________0(填“>”或“<”),与T1时相比,平衡常数K1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用SO2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NaHSO3Na2SO3等。

①已知Na2SO3水溶液显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溶液中,c(Na)______2c(SO32-)+c(HSO3-)(填“>”“<”或“=”)。

②在某NaHSO3Na2SO3混合溶液中HSO3-SO32-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部分),根据图示,则SO32-的水解平衡常数=________

 

查看答案

铍铜是力学、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以下是从某废旧铵铜元件(含BeO25%CuS71%、少量FeS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流程。

已知:

Ⅰ.铍、铝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Ⅱ.常温下: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2.1×10-13

(1)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Ⅰ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MnO2能将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元素氧化为单质硫,写出反应Ⅱ中Cu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若用浓HNO3溶解金属硫化物缺点是______(任写一条);

(4)BeCl2溶液中得到BeCl2固体的操作是______

(5)溶液D中含cCu2+=2.2mol•L-1cFe3+=0.008mol•L-1cMn2+=0.01mol•L-1,逐滴加入稀氨水调节pH可依次分离首先沉淀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

(6)取铍铜元件1000g,最终获得Be的质量为72g,则Be的产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

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0.5mol·L-1 MgSO4溶液和0.5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000mL三颈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①步骤2控制温度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

②步骤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步骤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测定生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并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

③测得每7.8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标准状况下CO21.12L,则n值为_______

3)碳酸镁晶须可由菱镁矿获得,为测定某菱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含少量碳酸亚铁、二氧化硅)中铁的含量,在实验室分别称取12.5g菱镁矿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并完全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0.010mol/L  H2O2溶液进行滴定。平行测定四组。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消耗H2O2溶液体积/mL

15.00

15.02

15.62

14.98

 

 

 

 

H2O2溶液应装在_________(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菱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

25℃时,1.0L c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mol 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的电离程度:a>b>c

B. 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c(OH-)

C. a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D. 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

已知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进行如图的电解实验,电解一段时间测得甲池产生标准状况下H24.48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隔膜中通过的离子数目为0.4NA

B.若电解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电解后甲池中溶液浓度为4mol/L

C.A电极为阳极

D.电源正极反应式为:FeS+2Li++2e-Fe+Li2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