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关系是:Br->Fe2+>I-

B.A点表示Fe2+正好反应了一半

C.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D.当通入2.5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6Fe2++4I-+5Cl2=6Fe3++2I2+10Cl-

 

BD 【解析】 首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判断离子的反应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以此解答该题。 A. 在2Fe2++Br2=2Fe3++2Br-反应中,Fe2+作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在2Fe3++2I-=2Fe2++I2反应中,I-作还原剂,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I->Fe2+>Br-,A错误; B. 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I-先被氧化;通入氯气的量为1~2.5mol的过程中,Fe2+被氧化,Fe3+的量逐渐增大,同时Fe3+与I-反应生成Fe2+和I2,A点表示Fe2+正好反应了一半,B正确; C. 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I-先被氧化,发生2I-+Cl2=I2+2Cl-,则n(I-)=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2.5mol的过程中,Fe2+被氧化,2Fe2++Cl2=2Fe3++2Cl-,n(Fe2+)=3mol, 通入氯气的量为2.5~4.5mol的过程中,Br-被氧化,2Br-+Cl2= Br2+2Cl-,n(Br-)=4mol,所以n(Fe2+)︰n(I-)︰n(Br-)=3︰2︰4,C错误; D. 当通入2.5molCl2时,溶液中已经发生:2I-+Cl2=I2+2Cl-、2Fe2++Cl2=2Fe3++2Cl-和2Fe3++2I-=2Fe2++I2,可表示为:6Fe2++4I-+5Cl2= 6Fe3++2I2+10Cl-,D正确;故答案为: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Ba2+Fe3+Na+K+NH4+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mol/L.往该溶液中加入BaCl2和过量的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a2+Fe3+SO42-CO32-肯定不存在,Na+K+肯定存在

B.原溶液肯定不含SO42-SO32-

C.若步骤中Ba(NO3)2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有影响

D.是否含NH4+需另做实验判断

 

查看答案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H2S分解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2-=2Fe2++S↓

B.理论上每生成1molS时,H+由质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移动的物质的量为2mol

C.丙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4[SiW12O40]+2e-+2H+=H6[SiW12O40]

D.丁区H6[SiW12O40]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H4[SiW12O40]H2

 

查看答案

水煤气变换反应是重要的化工过程,反应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ΔH。我国科学家在这一变换中利用双功能催化剂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ΔH<0

B.根据历程图示过程Ⅰ为吸热过程、过程Ⅲ为放热过程

C.整个历程中两个H2O分子都参与了反应

D.使用双功能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

 

查看答案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

360

436

431

176

34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像这样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晶体硅比SiC更稳定

D.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Si(s)吸收的能量为236kJ

 

查看答案

酞菁钴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光动力学光敏材料等方面。酞菁钴(II)结构如图所示(Co均形成单键,部分化学键未画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酞菁钴(II)中三种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CH

B.酞菁钴(II)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只有sp2杂化

C.1号和3N原子的VSEPR模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D.2号和4N原子与Co(Ⅱ)是通过配位键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