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验证NH3易溶于水
B.用图乙装置提纯I2
C.用图丙装置测定KMn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锥形瓶中Na2C2O4质量已知)
D.用图丁装置检验该条件下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FeCl3溶液常用于蚀刻电路板,蚀刻后的酸性溶液中含有Cu2+、Fe2+、Fe3+、Cl-等。下列各组离子能在该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Al3+、Cl-、SO42- B.Ca2+、Mg2+、NO3-、ClO-
C.K+、NH、SO32-、AlO2- D.Ba2+、K+、I-、NO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MgCl2易溶于水,可用于电解冶炼镁
B.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溴水呈橙黄色,可用于除去CH4中混有的C2H4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于催化乙酸和乙醇的反应
反应CH3CH2CH2OH CH3CH==CH2↑+H2O可用于制备丙烯。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H2O的电子式: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B.油脂属于酯类,可用于制取肥皂
C.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D.糖类、油脂、蛋白质中均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将浓度均为0.01 mol/L 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
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 +2S2O32-+2H+=S4O62-+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A:H2O2+2I-+2H+=I2+2H2O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试剂 序号 用量(mL) | H2O2 溶液 | H2SO4 溶液 | Na2S2O3 溶液 | KI溶液 (含淀粉) |
H2O |
实验Ⅱ | 5 | 4 | 8 | 3 | 0 |
实验Ⅲ | 5 | 2 | x | y | z |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
(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试剂 序号 用量(mL) | H2O2 溶液 | H2SO4 溶液 | Na2S2O3 溶液 | KI溶液(含淀粉) |
H2O |
实验Ⅳ | 4 | 4 | 9 | 3 | 0 |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