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多是LiCoO2、LiMn2O4、LiFePO4和双离子传递型聚合物等。改良正极材料的性能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重点方向,如用碳包覆LiFePO4和向其中掺杂金属银等。下列过程是制备该正极材料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LiFeP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已知原料是Li2CO3、FeC2O4·2H2O、NH4H2PO4和C6H12O6的混合物,其中Li、Fe、P三种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1:1,C6H12O6的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5%。若原料的质量为1000 g,则需要称取NH4H2PO4的质量为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将原料先行研磨4 h目的是_________。为了更快得到前驱体粉末,除了保持温度在50℃外,还应进行的常见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3)两次焙烧均需要在高纯氮气环境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葡萄糖分解产生的碳除了提供还原性环境,提高产物纯度,而且可以阻止晶粒的聚集长大,控制颗粒形状,提高LiFePO4的电导率。则葡萄糖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解过程中只有C一种单质生成)为________。600℃加热时硝酸银发生分解生成红棕色气体和3种常见单质(其中两种气体单质物质的量比为2:7),则分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如图所示是用LiFePO4/Ag/C作正极材料制成的纽扣锂离子电池组装示意图。充电时,其正、负极材料所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锂离子电池是靠xLi+在两极的嵌入和嵌出进行工作)。
无水CuCl2为棕黄色固体,用于颜料、木材防腐等工业,并用作消毒剂、媒染剂、催化剂等。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2。(夹持装置省略)
步骤1:制备时,首先按照图1所示连接实验装置。打开两处的止水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2:用镊子向H管一端装入少量石棉,将其置于H管连通管以下部分且靠近连通管约处,将卷成团状的细铜丝置于石棉上。H管的另外一端装入少量KMnO4固体。在注射器中装入少量浓盐酸,待用。
步骤3: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将H管如图2所示倾斜放置,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直至其呈红热状态。立即将浓盐酸注入H管使其与KMnO4发生反应(注意调整H管倾斜度以利于浓盐酸的加入),观察到有黄绿色气体通过连通管部分进入H管另一端,继而与热铜丝燃烧得到产物。
待反应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再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拉动注射器将蒸馏水慢慢的吸入H管中,在H管底部得到CuCl2溶液。最后进行尾气的处理操作。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检验图1所示装置气密性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反应过程中将H管倾斜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浓盐酸与K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热铜丝燃烧得到产物时,铜丝上方的H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后续操作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观察到蒸馏水慢慢地吸入H管中时,H管底部得到CuCl2溶液的颜色,有一个从黄绿色到绿色再到蓝绿色的变化过程。已知在溶液中[Cu(H2O)4]2+呈蓝色,[CuCl4]2-呈黄色。请用方程式表示溶液颜色变化的化学平衡体系:___。
(4)H管中铜丝不直接放置在右管底部的优点是___(写出两条即可)。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Y和Z处于同一主族,X和Y、Z和W处于相邻位置。W的原子最外层和K层的电子数之差等于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元素可以分别与另外三种元素同时存在于多种常见酸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对应的酸性氧化物只有一种
B.W单质水溶液比单质状态时氧化能力更强
C.X、Y的简单氢化物的混合物中分子和离子共有5种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的比Z弱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铝块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现象发生 | 铝常温下与浓硝酸不反应 |
B | 切开金属钠,观察其断面的变化 | 断面逐渐失去光泽 | 原因是生成了Na2O2 |
C | 将Cl2和H2S气体在集气瓶中混合观察现象 | 瓶壁上出现黄色固体 | Cl2氧化性比S强 |
D |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观察现象 | 水层呈无色 |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
A.A B.B C.C D.D
碘酸钾常用作食盐加碘剂以防止缺碘疾病,也是常用的基准物质和氧化剂。工业上碘酸钾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其阳极反应式是I-+3H2O-6e-=IO+6H+
B.该工业过程中KOH是循环利用的物质
C.制得21.4gKIO3产生标况下H26.72L
D.该工业过程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下列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的精炼
B.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C.稀释浓硫酸
D.制备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