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具有导...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乙酰胺()与甘氨酸的化学性质相同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D 【解析】 A.二氧化硅对光具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则用于制作光导纤维,而Si为半导体材料可作光电池材料,故A错误; B.煤经过气化生成水煤气,液化生成甲醇,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乙酰胺()分子式为CH3CONH2与甘氨酸分子式为C2H5NO2,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则化学性质不相同,故C错误; 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利用溶解性差异分离,为萃取分液法,故D正确; 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副产品生产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所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最简单烷烃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C中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D中石棉上吸附着潮湿的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题目中甲烷与氯气的体积之比为11,两者反应则得到的产物有____,其中常温下为气态的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0.4molCH4Cl2发生取代,测得4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6)A为甲烷的同系物,A中有12个氢原子,写出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4-CH3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O2=2H2O

(1)为了加快该反应速率,不能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使用催化剂    B.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   C.扩大容器的体积   D.适当降低反应的温度

(2)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吸热放热”)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

(3)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a________(正极负极”)b电极发生_____反应(氧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从b电极___,(流入流出”),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____ (”a””b”)

③写出该装置中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从开始至2 min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2 min时,A的转化率为 ________

(4)1~2min2~3min这两个时间段中,反应限度最大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

(5)1min时,v()_______v()2 min时,v()_______v() (“>“<”“=”)

(6)恒温恒容下,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有_______________

A3v(H2)=2v(NH3)     B.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在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23      E.单位时间生成nmolN2,同时消耗3nmolH2 F.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N—H键生成

 

查看答案

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 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氧化还原”)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___ mol电子。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 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当导线中通过了0.1mol电子时,银棒增重______ g

 

查看答案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114,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CH3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