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A、B、C、D、E、F、G为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

已知ABCDEFG为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B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CB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mnpm+2DEFG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元素D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紫色;且DG的原子序数相差10E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它的一种氢氧化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且最终变为红褐色,且EF的电子数相差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

2)与BC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___ (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3)在液态非极性分子B6A6中,B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__

4)元素C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的简单氢化物都高的原因是___

5F可形成化学式均为F(NH3)5BrSO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F(NH3)5Br]SO4。向另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6)金属DG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金属G的晶胞中,测得晶胞中G原子的半径为apm,则G晶体的密度为___g/cm3(列出表达式即可,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DG两种晶胞中金属的配位数之比为___

②金属G、锌两种元素的笫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I1

I2

G

746

1958

906

1733

 

G的第二电离能(I2)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I2),其主要原因是___

 

3d64s2 CN-(NO+或C) sp2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o(NH3)5SO4]Br 2:3 Z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而Cu+的是3d10,Cu+因3d轨道全满更稳定,较难失去电子,I2较大 【解析】 A的原子半径最小,A是H元素;B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B是碳元素;C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mnpm+2,n=2,则C是O元素;D、E、F、G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元素D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紫色,D是K元素;且D、G的原子序数相差10,G是Cu元素;E的一种氢氧化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且最终变为红褐色,E是Fe元素; E.、F的电子数相差1,F是Co元素。 (1)根据以上分析,基态26号元素Fe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CN-(NO+或C); (3)C6H6是平面结构,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別为sp2; (4)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沸点比同主族的简单氢化物都高; (5)Co可形成分子式均为Co (NH3)5BrSO4的两种配合物,其中一种化学式为[Co(NH3)5Br]SO4,硫酸根离子在外界,溶于水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所以向其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向另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硫酸根在内界,溴离子在外界,则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8)6SO4]Br; (6)①金属Cu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测得晶胞中铜原子的半径为apm,面对角线是4个原子半径,则Cu晶体的密度为: g/cm3;金属K的配位数是8、计算Cu的配位数是12,配位数比是2:3; ②锌的价电子是3d104s2,而铜的是3d104s1,在失去一个电子后,铜失去的第二个电子在3d的全满轨道上,而锌的第二个电子在4s的半满轨道上,3d全满比4s半满能量低,结构也更稳定,所以需要更多能量所以Cu的第二电离能(I2)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苯甲酸异丙酯,其原理为,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溶性

苯甲酸

122

1.27

249

微溶

异丙醇

60

0.79

82

易溶

苯甲酸异丙酯

164

1.17

218

不溶

 

 

实验步骤:

步骤Ⅰ.在干燥的仪器a中加入38.1g苯甲酸、30mL异丙醇和15mL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

步骤Ⅱ.加热至70℃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

步骤Ⅲ.将仪器a中液体进行如下所示操作得到粗产品:

步骤Ⅳ.将粗产品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精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加入三种试剂的先后顺序一定错误的是___(填字母)

A.异丙醇、苯甲酸、浓硫酸

B.浓硫酸、异丙醇、苯甲酸

C.异丙醇、浓硫酸、苯甲酸

2)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加入的苯甲酸和异丙醇中,一般使异丙醇稍过量,目的是___

3)本实验一般采用水浴加热,因为温度过高会使产率___(增大”“减小不变”)

4)步骤III的操作Ⅰ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__,操作Ⅱ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为___

5)步骤Ⅳ操作时应收集218℃的馏分,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偏上,则收集的精制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___(填物质名称)

6)如果得到的苯甲酸异丙酯的质量为40.93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水和乙醇中

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B

在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5min,加入NaOH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完全水解

C

向某卤代烃中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再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卤代烃中含溴原子

D

持续加热FeCl3溶液至沸腾

溶液变成红褐色

Fe(OH)3胶体生成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坏血酸分子的结构为,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B.氯化铝在177.8℃时升华,因此AlCl3为分子晶体,是非电解质

C.碳元素和硅元素同主族,因此CO2SiO2互为等电子体

D.一种磁性材料的单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碳原子的原子坐标为()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化合物X(结构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分子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B.X分子能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mol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

 

查看答案

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现路线图中的部分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铜网表面乙醇发生氧化反应

B. 甲、乙烧杯中的水均起冷却作用

C. 试管a收集的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有机物

D. 实验开始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发生的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