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可用苯乙酮间接电氧化法合成苯甲酸,原理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电合成:在电解池中加入KI、20mL蒸馏水和20mL的1,4-二氧六环,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20mL苯乙酮,连接电化学装置,恒定电压下电解7h;
步骤II:清洗分离:反应停止后,将反应液转移至烧瓶,蒸馏除去反应溶剂;用蒸馏水和二氯甲烷洗涤烧瓶,将洗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用二氯甲烷萃取除去质,分离出水相和有机相;
步骤III:制得产品:用浓盐酸酸化水相至pH为1~2,接着加入饱和NaHSO3溶液,振荡、抽滤、干燥,称量得到产品7.8g;
有关物质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 分子式 | 溶解性 | 沸点(℃) | 密度(g/cm3) | 相对分子质量 |
苯乙酮 | C8H8O | 难溶于水 | 202.3 | 1.03 | 120 |
苯甲酸 | C7H6O2 | 微溶于水 | 249 | 1.27 | 122 |
二氯甲烷 | CH2Cl2 | 不溶于水 | 40 | 1.33 | 85 |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乙酮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蒸馏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填标号)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分液过程中,应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有机相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有机相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有机相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水相从下口放出
D.先将有机相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水相从上口倒出
(4)步骤III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III中,加入饱和NaHSO3溶液,水相中的颜色明显变浅,说明过量的I2被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7)得到的粗苯甲酸可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提纯。
恒温25 ℃下,向一定量的0.1 mol·L-1的B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pC表示,pC=-lgc(H+)水]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OH为弱碱且Kb的数量级为10-5
B.b点溶液中:c(B+)=c(Cl-)
C.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c~d点间溶液中:c(BOH)+c(OH-)>c(H+)
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装置、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或装置 | 实验现象 | 相关解释及结论 |
A. | 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 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分别加入2 mL 0.1 mol·L-1和0.2 mol·L-1 H2C2O4溶液 | 两试管溶液均褪色,且加0.2 mol·L-1H2C2O4的试管中褪色更快 | 其他条件不变,H2C2O4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
B. |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 勒夏特列原理 |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饱和Na2CO3溶液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 | 乙酸乙酯难溶于水 |
A.A B.B C.C D.D
我国科学家开发设计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H2S+O2=H2O2 +S↓。已知甲池中有如下的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工作时,只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H+从甲池经过全氟磺酸膜进入乙池
C.乙池①处发生反应:H2S+I=3I-+S↓+2H+
D.该装置每处理H2S 2.24L,甲池溶液就增重3.4g
一种新型漂白剂(如下图)可用于漂白羊毛等,其中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WX来制得W
B.W、X、Y、Z的原子半径顺序为:W > X > Y > Z
C.W、X、Z元素各自形成的简单离子均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该漂白剂中各元素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4和C15H32为同系物
B.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11种(不含立体异构)
C.化合物(b)、(d)、正戊烷(p)中只有b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