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 无现象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将Fe(NO3)2晶体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
C | 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1mL0.1mol/LMgCl2溶液,再向混合液中滴加0.1mol/LCuCl2溶液 | 有蓝色沉淀生成 | Ksp[Cu(OH)2]<Ksp[Mg(OH)2] |
D | 向溴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分液前溶液分层,均为无色 | 溴苯中的液溴被除去 |
A.A B.B C.C D.D
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Na2S+2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Na2SO4和Na2S均为离子晶体,晶体中每个SO或S2-周围均有2个Na+
B.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1mol该晶体中含的σ键数目为4NA
C.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LCO2中含π键的数目为NA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Y与W形成的阴离子(如图所示)中W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W与Z的最高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X、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B.Z2O是某种弱酸的酸酐,且为直线型分子
C.W与X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只能含极性键
D.X、Z形成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Q分别是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丙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乙相同;丁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Z
B.戊的沸点低于乙
C.丙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D.乙可与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有解毒作用等,其结构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
B.维生素C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
C.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
D.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C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验证NH3易溶于水
B.用图乙装置提纯I2
C.用图丙装置测定KMn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锥形瓶中Na2C2O4质量已知)
D.用图丁装置检验该条件下铁发生了析氢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