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Fe吸收CO生成配合物Fe(CO)5。常温下,Fe(CO)5是一种黄色液体,易溶于汽油、苯等多数有机溶剂。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Fe(CO)5为分子晶体
B.Fe(CO)5难溶于水
C.Fe(CO)5属于含氧盐
D.Fe吸收CO生成Fe(CO)5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常温下,一元弱碱甲胺(CH3NH2)的电离常数Kb≈4.0×10-4,lg5≈0.7。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有关,电导率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02mol·L-1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02mol·L-1的NaOH溶液和CH3NH2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NaOH的滴定曲线,H点对应的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B.G点对应的溶液中:c(Cl-)>c(H+)>c(CH3NH)>c(OH-)
C.常温下,E、F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的c(H+)水·c(OH-)水=1.0×10-14
D.常温下,F点对应的溶液的pH≈6.3
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H2O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AP能提高HCHO与O2的反应速率
B.HCHO在反应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
D.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O2CO2+H2O
在容积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在T2时的小
B.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减小
C.T2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反应速率v(CH3OH)=mol·L-1·min-1
D.T1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x,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x)∶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足量的镁与浓硫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SO2和H2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B.在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总数为6NA
C.硝酸与铜反应得到NO2、N2O4共23g,则铜失去的电子数为NA
D.含有NA个Fe(OH)3胶粒的氢氧化铁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g
25℃,向40mL0.05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10mL0.15mol/L的KSCN溶液,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混合溶液中c(Fe3+)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盐类的水解影响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该反应过程中,A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B.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5)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D.t4时向溶液中加入50mL0.1mol/LKCl溶液,平衡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