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高锰酸钾常用作消毒杀菌、水质净化剂等。某小组用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少量...

高锰酸钾常用作消毒杀菌、水质净化剂等。某小组用软锰矿(主要含MnO2,还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模拟工业制高锰酸钾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焙烧时化学反应:________MnO2________________O2________K2MnO4________H2O;工业生产中采用对空气加压的方法提高MnO2利用率,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Ⅱ的成分有_________(化学式);第一次通CO2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第二次通入过量CO2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滤液Ⅲ进行一系列操作得KMnO4

由图可知,从滤液Ⅲ得到KMnO4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等操作。

(5)工业上按上述流程连续生产。含MnO2 a%的软锰矿1吨,理论上最多可制KMnO4____________吨。(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6)利用电解法可得到更纯的KMnO4用惰性电极电解滤液Ⅱ。

①电解槽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阳极还可能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___

 

2 4KOH 1 2 2 加压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使MnO2反应更充分 Al(OH)3、H2SiO3 稀盐酸能够溶解Al(OH)3,不易控制稀盐酸的用量 3MnO42-+4CO2+2H2O=MnO2↓+2MnO4-+4HCO3- 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0.018a MnO42--e-=MnO4- O2 【解析】 分析整个流程,将主要成分为MnO2的软锰矿与KOH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冷却得到固体物质,将固体物质溶于水过滤得到滤渣I和滤液I,滤液I中应含有K2SiO3、KAlO2、K2MnO4等溶质,滤渣I为Fe2O3;向滤液I中第一次通入CO2与K2SiO3、KAlO2发生反应,过滤得到滤渣Ⅱ和滤液Ⅱ,滤渣Ⅱ为Al(OH)3、H2SiO3;滤液Ⅱ含有KHCO3、K2MnO4等溶质;向滤液Ⅱ中第二次通入过量CO2,再次过滤得到滤液Ⅲ和MnO2,则可以推断滤液Ⅲ中含有KMnO4和KHCO3,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较纯的KMnO4,MnO2可以作为循环利用的物质。 (1)在焙烧时MnO2与KOH在空气中O2的作用下反应得到K2MnO4和H2O,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Mn化合价升高2,O化合价降低2,根据电子转移数守恒,所以在MnO2前面配上2,O2前面配上1,根据Mn元素守恒,在K2MnO4前面配上系数2,再根据K元素守恒,在KOH前面配上4,最后根据H元素守恒,在H2O前面配上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H2O; 工业生产中采用对空气加压的方法提高MnO2利用率,这是由于加压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使MnO2反应更充分;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渣Ⅱ中含有的物质有Al(OH)3,H2SiO3;第一次通CO2不能用稀盐酸代替,这是由于稀盐酸酸性较强,可溶解Al(OH)3变为可溶性的AlCl3,稀盐酸的用量不易控制,时溶液中便会再次混入Al3+; (3)第二次通入过量CO2生成MnO2,溶液中原先是K2MnO4,再第二次通入过量的CO2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2和KMnO4,此时CO2被转化为HCO3-,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4CO2+2H2O=MnO2↓+2MnO4-+4HCO3-; (4)将滤液Ⅲ进行一系列操作得KMnO4,此时溶液中还存在KHCO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随着温度升高,二者溶解度均不断增大,在40℃附近时二者溶解度相等,超过这一温度时,KHCO3溶解度不断增大,KMnO4溶解度则增大较缓慢,所以从溶液中提取较纯的KMnO4,需要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等操作; (5)工业上按上述流程连续生产,含MnO2 a%的软锰矿1吨,理论上第一步完全转化为K2MnO4,第二步转化为KMnO4时则是发生歧化反应,由于歧化反应产物得到MnO2可以循环使用,所以理论最多产量则是根据Mn元素守恒完全生成KMnO4的量,m(KMnO4)==0.018a t; (6)①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用惰性电极电解滤液Ⅱ,滤液Ⅱ中含有MnO42-,MnO42-失去电子变为MnO4-,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MnO42--e-=MnO4-; ②阳极还可能发生电解水的相关反应,水电离产生的OH-失去电子产生O2,发生的电极反应有2H2O-4e-=O2↑+4H+,因此阳极上产生的气体为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氨为重要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CH4(g)+H2O(g)=CO(g)+3H2(g)H=216.4kJ/mol

bCO(g)+H2O(g)=CO2(g)+H2(g)H=41.2kJ/mol

则反应CH4(g)+2H2O(g)=CO2(g)+4H2(g)H=_____________kJ/mol

(2)起始时投入氮气和氢气分别为1mol3mo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

①恒压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N2H2的转化率相等

B.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C比值保持不变

D2

P1________P2(“>”“<”“=”不确定,下同);反应平衡常数:B______D点;

CH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在AB两点条件下,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生成氨气平均速率:v(A)_______v(B)

(3)N2H4可作火箭推进剂,NH3NaCl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N2H4

①写出NH3NaClO反应生成N2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转移电子量为0.3NA时,标况下消耗NH3____________L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如图装置研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________,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装置连接顺序:x→c→____________________→g

②能证明上述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镁粉加入盛浓硫酸的烧杯,在通风橱中实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灰白色悬浮物(硫单质),设计方案研究该悬浮物的组成,请帮助完善。(假设镁的化合物都溶于稀酸)

①补充括号内应加入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产生该灰白色悬浮物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CH3COOHNH3.H2O的电离常数均为1.8×105mol/L。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NH3.H2O的混合液中滴加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所得混合液的相对导电能力与加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到B点溶液相对导电能力降低主要是因为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减少

B.ABCD四点溶液中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C点溶液呈碱性

D.D点溶液中存在: c(Na)>c(CH3COO)>c(NH4)>c(H)>c(OH)

 

查看答案

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6CLi1-xCoO2+LixC6。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1-xCoO2 +xLi++xe-=LiCoO2

B.该装置工作时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有3种

C.充电时锂离子由右向左移动

D.放电时,正极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步骤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

A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变质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几滴KSCN溶液

B

验证Mg(OH)2 和Fe(OH)3的Ksp大小

取2mL 1.0mol/L NaOH 溶液,先滴3 滴1.0mol /L MgCl2溶液,再滴3 滴1.0mol/L FeCl3溶液

C

比较醋酸和碳酸酸性强弱

pH 计分别伸入0.1mol/L CH3COONa 溶液和0.1mol/LNa2CO3溶液中,读取pH

D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混合前分别用冲洗干净的温度计测量50mL0.50mol/L HCl溶液与50mL 0.55mol/L NaOH 溶液的温度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