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I-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将其氧化成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来滴定。如果样品中...

I-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将其氧化成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来滴定。如果样品中仅含有微量I-,必须用化学放大反应将碘的量放大,然后再进行测定。下面是化学放大反应的实验步骤:

I.将含有微量I-的样品溶液调至中性或弱酸性,加入溴水,将I-完全氧化成IO,煮沸去掉过量的溴;

Ⅱ.取上述溶液,加入过量硫酸酸化的KI溶液,振荡,溶液颜色呈棕黄色;

Ⅲ.将Ⅱ所得溶液中全部的I2萃取至CCl4中;

Ⅳ.向分液后的CCl4溶液中加入肼(N2H4)的水溶液,产生无毒的N2,分去有机层;

V.将Ⅳ所得水溶液重复I、Ⅱ步骤;

Ⅵ.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已知:反应为:I2+2S2O=2I-+S4ONa2S2O3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Ⅲ中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填名称)

(3)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Ⅵ中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进行,pH过大,Na2S2O3易被I2氧化成Na2SO4,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pH不宜过小的原因:______VI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5)样品中I-最终所消耗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与样品中初始I-物质的量的比值称为放大倍数。经过以上操作,放大倍数为______

 

3∶1 分液漏斗 N2H4+2I2=4I-+N2+4H+ S2O+4I2+10OH-=2SO+8I-+5H2O pH过小:S2O+2H+=S+SO2+H2O;4I-+O2+4H+=2I2+2H2O 溶液蓝色恰好消失,30秒不恢复 36 【解析】 (1)I中将含有微量I-的样品溶液调至中性或弱酸性,加入溴水,将I-完全氧化成IO,氧化剂为溴,还原剂为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或化合价升降守恒分析计算; (2)Ⅲ是将溶液中的I2萃取至CCl4中,据此分析解答; (3)Ⅳ中向分液后的CCl4溶液中加入肼(N2H4)的水溶液,产生无毒的N2,是碘将肼氧化的过程,据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Ⅵ中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进行,pH过大,Na2S2O3易被I2氧化成Na2SO4;pH过小,S2O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发生歧化反应;酸性溶液中碘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根据反应的原理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 (5)根据上述步骤,发生的反应为I-+3Br2+3H2O= IO+6H++6Br-,IO+5I-+6H+=3I2+3H2O,I2+2S2O=2I-+S4O,在步骤V中将Ⅳ所得水溶液重复I、Ⅱ步骤,据此分析判断I-物质的量被放大的倍数。 (1)I中将含有微量I-的样品溶液调至中性或弱酸性,加入溴水,将I-完全氧化成IO,氧化剂为溴,还原剂为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或化合价升降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答案为:; (2)Ⅲ是将溶液中的I2萃取至CCl4中,萃取和分液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3)Ⅳ中向分液后的CCl4溶液中加入肼(N2H4)的水溶液,产生无毒的N2,是碘将肼氧化的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2H4+2I2=4I-+N2+4H+,故答案为:N2H4+2I2=4I-+N2+4H+; (4)Ⅵ中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进行,pH过大,Na2S2O3易被I2氧化成Na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I2+10OH-=2SO+8I-+5H2O;pH过小,S2O能够发生歧化反应,S2O+2H+=S+SO2+H2O;酸性溶液中碘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I-+O2+4H+=2I2+2H2O,因此pH也不宜过小;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蓝色恰好消失,30秒不恢复,故答案为:S2O+4I2+10OH-=2SO+8I-+5H2O;pH过小:S2O+2H+=S+SO2+H2O、4I-+O2+4H+=2I2+2H2O;溶液蓝色恰好消失,30秒不恢复; (5)根据上述步骤,发生的反应为I-+3Br2+3H2O= IO+6H++6Br-,IO+5I-+6H+=3I2+3H2O,I2+2S2O=2I-+S4O,在步骤V中将Ⅳ所得水溶液重复I、Ⅱ步骤,因此得到I-~IO3-~3I2~6I-~6IO3-~18I2~36S2O32-,因此经过以上操作,结合碘元素守恒,初始I-物质的量被放大了36倍,故答案为:36。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

编号

装置

现象

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

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小灯泡微亮是因为Ca(OH)2是弱电解质

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无关

C.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

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

 

查看答案

已知:常温下邻苯二甲酸H2AKa1=1.1×10-3Ka2=3.9×10-6。用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其中N点为反应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离子浓度:cK+)>cHA-)>cH2A)>cA2-

B.N点溶液中存在:cNa++cK+)>2cA2-+2cHA-

C.P点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K+)>cOH-)>cA2-

D.MP之间的任一点均存在:cNa++cK++cH+=cA2-+cHA-+cOH-

 

查看答案

第三代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M表示储氢合金;汽车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其总反应式为。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ˉ==Ni(OH)2+OHˉ

B.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液中OHˉ向甲电极移动

C.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甲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D.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电流的方向为:甲电极发动机乙电极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NO2,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B.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取酸性水解液于试管中并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C.向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Ag2S)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褪去,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SO2通入足量稀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逸出的NO气体和SO2的体积比为23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两只分别盛有50 mL0.100 mol/L盐酸的烧杯中各自匀速滴加50 mL蒸馏水、50 mL0.100 mol/L醋酸铵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等已略)

已知:常温下,CH3COONH4溶液pH约为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滴加过程中溶液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B.实验②滴至pH=2时,溶液中c(Cl-)+c(CH3COO-)+c(OH-)=0.01 mol/L

C.实验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c(CH3COO-)<c(NH4+)

D.滴定结束后,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比②中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