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时,在H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H2CO3、和的物种分布分数α(X)=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的lgK=-6.4
B.pH=8的溶液中:c(Na+)>c()
C.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至溶液显中性:c(Na+)=c(Cl-)
D.向pH=6.4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8,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OH-=+H2O
现在正是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的关键时期,专家指出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有明显效果,磷酸氯喹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8H30N3O8P2Cl
B.该有机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该有机物苯环上的1-溴代物只有2种
D.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8molNaOH发生反应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 每生成1 mol O2,有44 gCO2被还原
D. a电极的反应为:3CO2+ 16H+-18e-= C3H8O+4H2O
某小组在Fe2+检验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为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 实验I | 实验II | 实验III |
实验步骤 | 将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 为进一步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 | |
现象 | 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 ①无明显现象 ②溶液变红 ③产生白色沉淀 | ①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无白色沉淀产生 |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氧化Fe2+的速率比氧化SCN-的速率快
B.通过实验Ⅱ推出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氧化
C.通过实验Ⅰ和实验Ⅲ对比推出红色褪去只与H2O2的氧化性有关
D.综上所述,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
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不超过10.这四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上述元素的单质都呈气态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C.Y、Z的气态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D.由R、X两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4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11 g T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6NA
C.3.65 g液态HCl中含有的粒子总数为0.2NA
D.25 ℃时Ksp(CaSO4)=9×10-6,则该温度下CaSO4饱和溶液中含有3×10-3NA个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