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外观是否规则 B.测定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C.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验证是否有各向异性
下列关于具有放射性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元素 B.中子数是125
C.其化学性质与有很大区别 D.质子数是53
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Fe(NO)SO4(棕色) 。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某气体,关闭弹簧夹。 |
|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3)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有固体剩余。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加热烧瓶后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甲认为B中溶液变棕色是因为A中有NO生成,你认为甲的观点对吗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结合方程式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请回答:
(1)若B是无色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 A、B、C所含相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常温下,A为无色气体
b.A、B、C中所含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c.C与水反应只做还原剂。
③若A是化合物,写出由A氧化生产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 A、B、C所含相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A一定是黄色晶体
b.可以用上述转化关系制备硫酸
c.B与水反应做还原剂。
③C的水溶液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某研究性小组为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最后发现试管中铜有剩余。请回答: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试管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该小组认为还应有一定的硫酸剩余,请说明铜丝未完全溶解并仍有一定量余酸的原因_______。
(5)为证明反应结束后的试管中确实有余酸,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______ 。
A.锌粒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6)若想使铜继续反应可以向试管①中加入一种物质,该物质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NaNO3 B. Na2SO4 C. NaCl D.FeCl2
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氨,并探究其性质。
(1)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采用图示的方法收集氨气,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 ______(填“大”或“小”)。
(3)将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在玻璃片上,用集满NH3的集气瓶扣住棉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甲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合理,请画出正确的尾气吸收图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