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研究成果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某磷酸铁锂电池的切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池负极反应为:
B.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放电时,Li+脱离石墨,经电解质嵌入负极
D.充电时,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经铜箔流入阴极材料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
C.酸性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
D.漂白液(有效成分)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产生氯气: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及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四氯化碳中混有的碘单质
B.用图②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和的一氯代物均有三种结构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和互为同系物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三种物质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所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蒸馏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该诗句表明玉的熔点非常高
C.港珠澳大桥的吊绳中含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为探究化学反应“2Fe3++2I-⇌2Fe2++I2”存在限度及平衡移动与物质的浓度、性质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a.含I2的溶液呈黄色或棕黄色。b.利用色度计可测定溶液的透光率,通常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数值越小。
Ⅰ.甲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利用实验②中i和ii证明Fe2(SO4)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存在限度,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ii中a是________(化学式)溶液。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iii中产生黄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
Ⅱ.乙同学:利用色度计对Fe2(SO4)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再次探究
(实验过程)
序号 | 实验步骤1 | 实验步骤2 |
实验③ | 将盛有2mL蒸馏水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 向比色皿中逐滴滴入5滴(每滴约0.025mL)0.05mol·L-1Fe2(SO4)3溶液,同时采集溶液的透光率数据 |
实验④ | 将盛有2mL0.1mol·L-1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 同上 |
实验⑤ | 将盛有2mL0.2mol·L-1KI溶液的比色皿放入色度计的槽孔中 | 同上 |
实验中溶液的透光率数据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3)乙同学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
(4)乙同学通过透光率变化推断: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存在限度。其相应的推理过程是______。
(5)乙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用如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探究化学平衡移动与I-与Fe2+浓度及还原性强弱关系,操作过程如下:
①K闭合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乙同学得出结论:2Fe3++2I—⇌2Fe2++I2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作______(填“正”或“负”)极,还原性I—>Fe2+。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右管滴加0.1mol/LFeSO4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由此得出还原性Fe2+_____I—(填“>”或“<”)。
(6)综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有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