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硫酸25mL,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5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mol/L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_______。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_。
(2)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mol/L。(计算出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 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选填下列序号字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
(3)若△H的数值为200kJ/mol,则x值应为__kJ/mol.此反应在A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_____kJ/mol。
T℃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O2与2mol SO2发生如下反应:
NO2(g)+SO2(g) ⇌SO3(g)+NO(g) △H=﹣41.8kJ/mol。
(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n mol SO3的同时生成n mol NO2
(2)反应进行到20s 时,测得反应速率v(NO)=0.005mol/(L•s),则消耗的NO2为______ mol。
(3)若上述容器为绝热容器(与外界无热交换),则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将_________。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无法确定
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反应方程式为2N2(g)+6H2O(l)⇌4NH3(g)+3O2(g),进一步研究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T/℃ | 30 | 40 | 50 |
NH3的平衡浓度/(×10-6mol/L) | 4.8 | 5.9 | 6.0 |
(1)该反应的△H_____0,△S________0(填“>”、“˂”或“=”)
(2)该反应在30℃、40℃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K2(填“>”、“˂”或“=”)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图),乙池箭头方向为电子移动方向。请回答: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
(2)若两池中均盛放滴加少量酚酞的饱和NaCl溶液。
①甲池中的铁容易发生腐蚀,该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_腐蚀。
②测得乙池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标准状况下理论共有_________L气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