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如图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有关性质实验(洗耳球:一种橡胶为材质的工具仪器,可挤压)。...

如图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有关性质实验(洗耳球:一种橡胶为材质的工具仪器,可挤压)。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如图装置连接好仪器,关闭所有止水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装置A中的烧杯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装置CU型管中加入4.0mol·L-1的硝酸,排除U型管左端管内空气。

③塞紧连接铜丝的胶塞,打开止水夹K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

④进行适当的操作,使装置C中产生的气体进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进入烧杯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其原因是铜离子和水分子形成了水合铜离子,1mol水合铜离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2NA,该水合铜离子的化学式为__

2)装置A上面的导管口末端也可以连接__来代替干燥管,实现同样作用。

3)加入稀硝酸,排除U型管左端管内空气的操作是__

4)步骤④中使装置C中产生的气体进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__(填写序号),并用洗耳球在U型管右端导管口挤压空气进入。

5)步骤④中使气体进入烧杯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操作是__,尾气中主要含有NO2和空气,与NaOH溶液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离子方程式为有__

6)某同学发现,本实验结束后硝酸还有很多剩余,请你改进实验,使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反应结束后硝酸的剩余量尽可能较少,你的改进是__

 

3Cu+2NO+8H+=3Cu2++2NO↑+4H2O [Cu(H2O)4]2+ 倒置的漏斗 加入硝酸时,不断向左端倾斜U型管 K2、K3(K2、K4;K2、K3、K4均可) 打开止水夹K4,关闭止水夹K2,并将洗耳球尖嘴插在止水夹K3处的导管上,打开止水夹K3挤压洗耳球 4NO2+O2+4OH-=4NO+2H2O 取少量的稀硝酸和四氯化碳注入U型管中 【解析】 按照如图装置连接好仪器,关闭所有止水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装置A中的烧杯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铜丝,在装置C的U型管中加入4.0 mol/L的硝酸,排除U型管左端管内空气,将铜丝向下移动,在硝酸与铜丝接触时可以看到螺旋状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气泡,此时打开止水夹K1,U型管左端有无色气体产生,硝酸左边液面下降与铜丝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应打开打开止水夹K2、K3(K2、K4;K2、K3、K4均可),使装置C中产生的气体进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进入烧杯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尾气的处理。 (1)装置C中铜与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其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水分子可以作为配体与铜离子形成水合铜离子,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所以1mol水合铜离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2NA,该水合铜离子的化学式为:[Cu(H2O)4]2+,故答案为:3Cu+2NO+8H+=3Cu2++2NO↑+4H2O;[Cu(H2O)4]2+; (2)装置A上面的导管口末端也可以连接倒置的漏斗来代替干燥管,其作用都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倒置的漏斗; (3)加入稀硝酸,不断向左端倾斜U型管以排除U型管左端管内空气,故答案为:加入硝酸时,不断向左端倾斜U型管; (4) 要使装置C中产生的气体进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应打开止水夹K2、K3(K2、K4;K2、K3、K4均可),故答案为:K2、K3(K2、K4;K2、K3、K4均可); (5) 在尾气处理阶段,使B中广口瓶内气体进入烧杯中,同时需要让氮氧化物进人氢氧化钠溶液中,所以打开止水夹K4,关闭止水夹K2,并将洗耳球尖嘴插在止水夹K3处的导管上,打开止水夹K3挤压洗耳球;NO2、氧气与NaOH溶液反应只生成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4NO2+O2+4OH-=4NO+2H2O,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K4,关闭止水夹K2,并将洗耳球尖嘴插在止水夹K3处的导管上,打开止水夹K3挤压洗耳球;4NO2+O2+4OH-=4NO+2H2O; (6)底部加入四氯化碳,其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取少量的稀硝酸和四氯化碳注入U型管中,二者不互溶,可填充U型管的空间,且不改变硝酸的浓度,保证了硝酸与铜的反应,同时反应后通过分液即可分离,使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反应结束后硝酸的剩余量尽可能较少,故答案为:取少量的稀硝酸和四氯化碳注入U型管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快离子导体是一类具有优良离子导电能力的固体电解质。图1Li3SBF4)和图2是潜在的快离子导体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F3+NH3=NH3·BF3的反应过程中,形成配位键时提供电子的原子是__,其提供的电子所在的轨道是__

2)基态Li+B+分别失去一个电子时,需吸收更多能量的是__,理由是__

3)图1所示的晶体中,锂原子处于立方体的位置__。若其晶胞参数为apm,则晶胞密度为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4)氯化钠晶体中,Cl-按照A1密堆方式形成空隙,Na+填充在上述空隙中,则每一个空隙由__Cl-构成,空隙的空间形状为___

5)当图2中方格内填入Na+时,恰好构成氯化钠晶胞的,且氯化钠晶胞参数a=564pm。温度升高时,NaCl晶体出现缺陷(如图2所示,某一个顶点没有Na+,出现空位),晶体的导电性大大增强。该晶体导电时,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空位上,形成电流。迁移的途径有两条(如图2中箭头所示):

途径1:在平面内挤过23号氯离子之间的狭缝(距离为x,如图3)迁移到空位。

途径2:挤过由123号氯离子形成的三角形通道(如图3,小圆的半径为y)迁移到空位。已知:r(Cl-)=185pm=1.4=1.7

x=__y=__;(保留一位小数)

②迁移可能性更大的途径是__

 

查看答案

温度为T℃,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1mol NO2,发生反应:2C(s)+2NO2(g)⇌N2(g)+2CO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NO2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B.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

C.a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NO2,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大

D.容器内的压强:Pa:Pb6:7

 

查看答案

钛被誉为第三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硼化钒(VB2)—空气电池的放电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以该电池为电源制备钛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OH-由阴离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B.Pt极反应式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

C.电解过程中,铜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D.若石墨电极上只收集到4.48L气体,则理论上制备4.8gTi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充分振荡试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充分振荡右侧小试管,

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A.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B.②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CH3COOH2OCH3COOHH

C.由实验①、②、③推测,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乙酸乙酯萃取了酚酞

D.④中红色褪去证明右侧小试管中收集到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

 

查看答案

常温常压时烯烃与氢气混合不反应,高温时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烷烃,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C.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

D.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