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生产。气相直接合成的反应为:C2H4(g)+H2O(g)C2H5OH(g) ΔH,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其中n(C2H4):n(H2O)=1︰1]。
(l)P2时,若起始n(H2O)=n(C2H4)=lmol,容器体积为1L,反应经5 min达到a点,在0~5 min时段,反应速率v(C2H5OH)为____mol/(L∙min),a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ΔH____0(填“>”或“<”),相同起始量达到a、b所需要的时间ta__tb(填“>”、“<”或“=”,后同)。c、d两点的平衡常数Kc____Kd。
(3)300℃时,要提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___。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食品工业等行业。
(1)市售碳酸钠中含有氯化钠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试剂:稀H2 SO4、BaCl2溶液、Ca(NO3)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步骤 | 现 象 |
①取少量样品,加蒸馏水溶解 |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
③_____ | ④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⑤静置,________ | ⑥ ________ |
(2)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来测定碳酸钠的纯度。
①配制样品溶液:称取某碳酸钠样品mg,用容量瓶配制100 mL溶液,定容时,用____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②配制AgNO3溶液及浓度标定:称取AgNO3晶体8.5 g于烧杯中,用____取500 mL水并倒入烧杯中,搅拌摇匀后,转入____色试剂瓶,置于暗处、备用。用NaCl标准溶液标定上述AgNO3溶液浓度为b mol/L。
③滴定样品:取样品溶液20. 00 mL于锥形瓶中,加过量稀HNO3,滴入2~3滴K2 CrO4溶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
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四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消耗AgNO3溶液体积/mL | 20.00 | 21. 55 | 20. 02 | 19. 98 |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样品的纯度为____%。
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资源化利用CO2具有重要的工业与环境意义。
(1)下列物质理论上可以作为CO2捕获剂的是____(填序号)。
A.NH4Cl溶液 B.(NH4)2CO3溶液 C.氨水 D.稀H2SO4
(2)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碳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转化过程①中会____能量(填“吸收”或“释放”);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现该反应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
(3)O2辅助的Al-CO2电池能有效利用CO2,且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若正极上CO2还原生成C2O,则正极的反应式为___;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需消耗CO2_____L(标准状况)。
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由石油和煤焦油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的名称是____;过程①是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过程⑤是_______变化。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⑥的类型为_________。
(3)鉴别E与F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H中六元环上的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取代后的有机物有___种。
R、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2W2可用于呼吸面具,Y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Z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 Z。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R2 Z的结构式是_______,X2 Z2的电子式是______。
(3)XYW2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4)某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ZW2的含量,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则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
室温下,用0.10mol/L CH3 COOH溶液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 mol/L NaOH和NH3·H2O的混合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随乙酸滴入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Ka(CH3COOH)=1. 8×10-5,Kb( NH3·H2O) =1. 8× l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为CH3COOH与NaOH的中和过程
B.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c点3c(Na+)=2c(CH3 COOH)+2c(CH3 COO-)
D.d点c(Na+)>c(NH)>c(OH-)>c(H+)